学院首页专业建设 - 正文

专业建设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1-09-20

一、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

财务管理专业是我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于2005年开设的专业之一。2005年正式招收财务管理本科生,已经连续7年招收学生,并向社会输送4届毕业生。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在校生444人。

财务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副教授4,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30%;博士1人,硕士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76%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型院校,我校财务管理专业一贯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思想素质教育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专业素质培养方面,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同时加强案例教学,并注重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先后建立了1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建有会计模拟实验室、证券投资模拟实验室,目前基本上能满足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需求。
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6篇,CSSCI1篇),专著教材3部,主持省(厅)级课题5项。

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欠合理

目前,尽管财务管理专业有12位专职教师,但他们还要从事会计专业的教学,因此,教师的教学任务压力比较大,而且,目前正高职称的还没有,副高职称仅有4人,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从学历上看,具有博士学位的仅有一人,没有获得硕士学位的还有3位教师,教师学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从年龄上看,40岁以下的年青教师偏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较少。

2、课程建设和教材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仅有一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即证券投资学,没有校级精品课程,也没有省级精品课程。就教材建设来讲,尽管近几年,我们组织有关教师主编或参编了国家级或省级规划教材,但数量少,尤其是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编写教材比较少。

3、实验室设备有待完备。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也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室,也缺乏金融数据库,而且实验室尚缺乏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软件设施,如财务管理沙盘模拟实验等,这将会影响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和毕业生的论文实践。

4、科研力量薄弱。近年来,尽管各位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高涨,也发表了一定数量的论文,主持了一些课题,但是有影响力的高水平论文欠缺,高层次的科研课题比较缺乏,而且缺乏高水平和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

5、教学改革和研究尚待加强。这几年来,尽管各位教师积极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但是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还比较欠缺,标志性的成果还没有,没有校级和以上的教研成果,而且在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安排上还存在许多值得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6、缺乏校外实践基地。目前,本专业建立适合专业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比较少。

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思路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全面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特别重视学术骨干的作用,加大力度培养青年教师,建设一支学历、年龄、职称结构更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在学术研究上,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争取在行为财务理论、公司可持续增长、中小企业投融资管理与税收筹划等方面的研究上形成一定的研究特色。

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强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总目标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改革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教改科研为支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面向市场、特色鲜明、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平台,力争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成省内有影响的重点专业。

三、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与措施

(一)组织机构

在学院的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健全以专业学术带头人、行业专家、校内外知名教授和学者组成的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对专业的建设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以及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进行指导。

(二)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方面,在未来4年中,要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按照办学目标和要求,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一步充实、强化师资队伍。财务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计划到2015底,通过4年建设,发展到1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硕士以上达90%人。力争到2015底,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超过60%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比例大于25%35岁以下教师中硕士比例达到100%;主讲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大于60%。四年内,积极创造条件培养1-2名学术带头人,培养3-5名学术骨干。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适应本科教学要求,我们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历水平。通过引进双高名师、派出进修和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大幅度提高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在教师中的比例,进一步提升现有学术队伍的整体实力和研究水平。到2014年底,力争有硕士学位(含在读)的教师比例由现在的68.4%提高到90%,有博士学位(含在读)教师的比例由现在的8%提高到20%,使本专业形成一支以硕士、博士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2.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了如期实现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将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优秀的中青年财务管理学者,对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出国访问、国内进修以及科研方面进行重点扶持,争取在2014年前后,培养1-2位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中坚人才,形成具有相当实力的学术研究团体。

3.聘请多名省内外有关院校的知名教授作为兼职教授,每年举办2-3次学术报告和召开2-3次教学经验交流会。

4.充分发扬以老带新的传、帮、带优良传统。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教学导师制度,鼓励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和帮助新进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和科研水平。

我们在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硬”。

1.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术带头人。培养1-2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学术带头人。

2.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上的突出作用。学术带头人必须能够把握学术发展方向和科学研究方向,必须能就财务管理专业的科学前沿和专业理论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3.学术梯队每半年召开一次小型学术交流会,每年召开一次以上全系的学术交流大会,以加强教学和科研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影响。学术梯队成员每年拟至少参加一次大型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会,提交或宣读会议论文。

(三)课程建设

为了充分体现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和要求,完善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国内外学科教育新经验、新趋势,以“应用”为主旨和特色,创新和整合课程体系。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将体现国际化的特色:首先,教学内容必须反映国内外财务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其次,结合案例,尽量反映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理财的有效做法和基本经验;再次,讲授我国财务管理的实践,把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实际,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并对现实进行理论总结,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加强对学生听、说、写外语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争取对《国际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使用国外成熟、先进的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

另一方面,为突出本专业侧重面向企业培养从事投融资管理与税收筹划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结合安徽本省企业的实际情况,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将增设《税收筹划》、《风险管理与控制》、《资本经营专题》等课程。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相关部门、企业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务操作能力。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要更加进一步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积极推广案例教学、网络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力争必修课全部以多媒体授课,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充分发挥本专业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并继续聘请一些在实际部门工作,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授课,这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实务工作的感性认识,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又可使任课教师从中获益。

(四)教材建设

在未来4年,财务管理专业将加大教材建设力度,使教材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在教材选用机制上,财务管理专业各课程将优先选用教育部、财政部规划教材或统编教材,使课程内容基本反映了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新动态。

2.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选取12门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上再版率高、使用广泛的原版外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

3.为了保证本科教学质量,所有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每3年必须更新一次。

4.为了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特色,适应本科教学的需要,会计系将组织力量编写出版《财务管理原理》、《财务分析学》、《中级财务管理》等教材和配套习题。

(五)实践教学

1.实验室建设

本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培养合格财务管理人才的角度出发,争取校内外财力,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积极筹建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

2.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在今后4年的建设中,将积极创造条件,巩固、扩大与省内外企业、事业单位的联系,搭建产学研平台,共建学生实习基地,拟在蚌埠市和滁州市新建3-5个相对固定的校外大型企业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相关单位实习。通过实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上岗,投入工作。

(六)教学质量监控

4年专业建设期间,财务管理教研室将积极配合院及校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学质量监控。

1.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管理的各种文件、规章制度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适合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管理的制度,使教学环境宁静,教学秩序井然,教学管理有条不紊。

2.强化教研室工作

明确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切实发挥好教研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研室建设成为强有力的教学和管理基层单位。为了有效完成上述任务,教研室应进一步完善:

第一,会议制度。除学校、系部组织的集体活动外,每月至少有一次以上教研活动例会,及时检查和反馈教学效果与质量信息,考核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

第二,听课制度。我们拟保持原有的听课制度,尤其是对没有教学经验的新进教师,除岗前培训外,还要严格执行听课制度。教研室主任要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每期组织一次公开课并评课,形成书面材料存档。

第三,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教研室定期对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质量进行检查。除中期教学检查外,还应对教师的教案、作业、试卷、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进行集中检查或相互检查。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以确保教学质量。

第四,教研室工作总结制度。学期结束后,教研室应召开教师年度专业技术考核总结会,由教师总结一学期工作情况且提供教学日记、教学实施计划、试卷分析评价、教学科研等信息资料,填好教师工作考核登记表并存档。

3.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教师的工作态度、知识水平、授课质量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一方面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授课质量、作业批改等情况,获得最直接、最可靠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以身作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严格执行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认真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5.建立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每年对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业务能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信息进行调查和收集,为教学质量的改进提供有用信息。

(七)科学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科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4年建设期内,力争取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申报成功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年人均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其中发表于本学科核心刊物论文数年人均不少于0.4篇;出版专著1-2本,教材2-3本。为了实现上述建设目标,拟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1.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科研热情。财务管理专业在原有基础上,将有重点、有计划的组织科学研究,发挥各研究方向的优势,使科研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2.根据目前的科研状况,整合现有的研究方向,增强各研究方向的内在关联性和整合度,通过理论研究推动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同时,根据企业、基层单位的实际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实务问题的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发挥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教授在科研工作中的核心作用,重点帮助讲师及讲师以下的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确立科研方向,指导青年教师参加课题的研究工作,使青年教师在科研实践中提高研究水平。

4.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教授每人每年至少就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动态或研究热点问题,作一次以上的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的专题报告。

5.鼓励教师申报各项课题。

(八)学术交流

加强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和本专业发展动态,是加强专业建设,办好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1.每学期至少邀请1-2位本学科的专家、教授到学校进行学术讲座与交流,提高学校的社会认知度;

2.每年安排4-5位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3.积极创造条件,在5年专业建设期间,选派12名教师到国外做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