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陈新平教授,应邀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在新A108教室作了题为《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协同实现高产高效》的学术报告。党委委员、副校长汪建飞出席并主持报告会。资环学院副院长肖新教授参会,农业资源与环境校级重点学科全体成员、生科院、农学院部分老师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近百人聆听了报告会。

陈新平从50年来国际农业科学的研究轨迹出发,引出“建立作物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协同提高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的重要性;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介绍了其研究团队提出的“以根层养分调控为核心的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理论模型”(ISSM),该技术依据区域生态条件设计最优作物群体,通过对作物品种、播期、播量和根层养分、水分的管理,来挖掘作物产量潜力并最小化环境代价。整场报告逻辑清晰、推论缜密,拓宽了与会人员的科研思路与学术视野。陈新平还对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学科的发展和项目申报给予了指导,并就化肥减施、有机替代、ISSM模型参数等问题与参会师生进行讨论。

陈新平现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环境科学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他带领的团队一直从事农业资源利用及其环境效应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陆续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杂志上发表。同时,团队创建的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科技小院”技术创新与示范新模式,在力求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最后一米”上获得了广泛认可。在2014年,陈教授以第一作者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以更低的环境代价获得更高的作物产量》(Producing more grain with lower environmental costs)的学术论文,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报告会结束后,汪建飞带领陈新平参观了部分实验基地和实验室。走访过程中,陈新平对部分科研试验进行了针对性指导,对我校本科生教学培养模式给予了肯定和高度赞誉。(特约通讯员:吴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