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2016年专业与课程标准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2016-06-16 邓艳萍 点击:[]

6月16日下午,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2016年专业与课程标准研讨会开幕式及专家报告会在我校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蒋德勤致辞,党委委员、副校长郭亮主持会议。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储常连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向应用型深度转变,加快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专题报告。特邀专家宁波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晓东作了题为《问题导向的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专题报告。

巢湖学院副校长朱定秀、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邱克、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副校长蔡正林,联盟高校秘书处、合肥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缪群道,2015年应用型高校联盟轮值主席、新华学院教务处处长李志远,2016年应用型高校联盟轮值主席、蚌埠学院教务处处长董毅以及联盟高校教务处处长,部分学院院长,专业及课程负责人代表,安徽大学出版社、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北京超星尔雅教育技术有限公司代表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由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举办,安徽科技学院承办。会议以“研讨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总结联盟前一阶段工作、安排部署联盟近期工作”为主题,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专业与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发展动态等议题开展专题报告和分组讨论,进一步深化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深入推进联盟高校专业与课程标准研制工作。

蒋德勤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党政班子和全体师生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兄弟院校长期以来对我校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指出了应用型高校要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学校与地方政府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应用型高校要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将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统一于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和毕业要求中。应用型高校要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彰显地方特色,努力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高校要大胆引入执业资格标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引入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专业标准;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希望会议期间,各位代表群策群力,就应用型专业和课程标准建设提出新思路、新想法、新办法,切实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和课程标准研制工作。

储常连在报告中,站在国务院引导部分高校转型发展的高度,认真分析了我省“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取得的新成效,存在的新问题,并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提出的“什么是‘转变’、为什么‘转变’、谁‘转变’、‘转变’什么、‘转变’到哪儿、怎么‘转变’、怎么评价‘转变’的效果”等七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剖析,对新矛盾、新常态提出了新思路、新理念和新举措,同时又对联盟高校提出了“什么是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专业、应用型学科、应用型课程、应用型师资、应用型人才以及应用型大学建设成效如何评估”等七个方面的问题,供进一步研讨和探索。

王晓东在报告中,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高高校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介绍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学生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宁波大学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路径设计和案例,重点介绍了宁波大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成效。对我省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启发借鉴意义。

郭亮在讲话中,对两位专家的报告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报告信息量大,理论水平高,对我省高校转型改革深化教育改革和对这次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研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建议,与会人员在研讨中结合本次报告,认真学习、消化、吸收,特别是会上储处长提出的有关应用型七个方面的问题,希望联盟高校会后认真梳理研究,结合各自高校的特点,认真落实向应用型深度转变,加快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会后,参会代表进行了分组讨论;分别召开了联盟高校教务处长会议和安徽科技学院专业与标准汇报会;小组主持人汇报了讨论情况,各学校汇报了专业与课程标准研制情况,进行了专业与课程标准研制任务分工;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南方区副总经理赵坤和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强分别介绍了“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申报情况”和“基于学习通构造移动教学生态”。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我校校内实验室及实训基地。

我校教务处、学生处、实验室与实践基地管理处、科研处、人事处、各教学院(部)副科级以上人员,各教学院(部)系、教研室、实验室正副主任也出席了有关会议。(摄影:陈宝 江旭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