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财子”的良师益友——财经学院本科生导师在行动

2017-02-22 吴柳柳 点击:[]

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干部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落到实处,按照学校的安排,财经学院自2015级学生开始,在本科生中实施以宿舍为单元的导师制。

以宿舍为单位为每名学生配备导师,原则上每位导师指导一个至两个宿舍,从校领导到教学一线的博士、教授,财经学院为2015级学生共配备了38名本科生导师,指导宿舍八十多间,学生454名。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到德育的各个环节,导师们对学生的教育把握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全方位关注学生一点一滴的成长,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导师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就像是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自1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姚璐瑶这样感触到。据她和室友所述,她们的导师会不定期深入宿舍走访,为她们带各种零食,了解她们思想状态,解决生活学习上的现实困难,排查用电等安全隐患等。大一时,还会要求她们每周撰写一篇周记,介绍自己及宿舍同学学习及生活相关情况。同时还会调动自己家庭、同事、高年级学生、部门工作以及个人科研等多方资源进行“帮导”。对国贸专业及其考研备选高校进行梳理并发送给每位学生参考,及时将相关政策(特别是涉及未来就业的),学校推优、遴选出国游学等信息带到宿舍宣讲和解读。姚璐瑶说:“有一次在和导师的交谈中,我们谈到高数的学习有些困难,我们的导师随即便跟着我们一起到课堂去听课,跟老师沟通并提出建议,让老师多注重我们学生的接受情况和考研需求。”平时,导师还经常组织她们和高年级学生开展联谊活动。在导师的指导和启蒙下,她们宿舍六个人集体撰写一篇关于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大气污染的调研报告并发表在“中华教育网”上。

为真实了解宿舍情况,导师到宿舍检查往往不提前打招呼,但夏天男教师走访女生宿舍确实存在不便,为解决这个矛盾,我们的导师就会让“师母”先去宿舍探访,而后再到宿舍中去。平时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小事发邮箱、短信、QQ、微信,大事电话、见面交流”。不管什么样的方式,导师们都会及时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本科生导师制将教师由传授型转变为传授加指导型,更多的在学生个性、志趣、爱好和能力特长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修课程、修读课外书籍、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等。

财经学院副院长余吉祥谈到自己作为导师的体会,他说:“作为导师我们要站在朋友的角度,和学生谈心交流,融入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站在老师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成绩、犯错误的情况规范学生的行为,正确的引导他们。给学生困惑时求助导师的机会,去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也给他们的职业规划做出引导,让他们能够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且在大学四年里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全方面的发展自己。”(特约通讯员: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