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食品工程学院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带动学院政治生态不断优化

编者按:为了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2022年食品工程学院在全院开展了选树先进典型工作。经基层推荐,学院党委研究确定选树杨剑婷、杨丽萍、吴玘三位同志为年度先进典型人选。上半年,杨丽萍同志先进事迹报道后,在学院内外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师生从先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中深深感受到先进的力量。经过半年的跟踪采访和走访,本期我们将对杨剑婷和吴玘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综合报道,我们期望,通过对两位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在全院上下形成“人人学先进,人人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从而进一步推动学院政治生态不断优化。


先进典型之杨剑婷:热血丹心育桃李,栉风沐雨做园丁

三尺讲台 桃李满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教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杨剑婷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她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时刻铭记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对待教学,她是公认的“教学名师”。她常常说:“作为大学老师,走上讲台很容易,站稳讲台不简单。讲课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能够讲出来需要知识储备,能让学生听进去则需要技巧。所以大学课堂上,我们要深刻体会‘以学生为中心’这句话的真谛。” 同学们评价她的课,诙谐幽默,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讲解深入浅出,案例丰富,逻辑清晰,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说的是“金句”,上的是“金课”,大家爱听,听得进去,听得懂,听后能记得住。她不仅是课堂上的名师,更是同学们课后的知心朋友。杨老师以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润物无声的教育理念影响着每一位同学,温润的音调犹如春日的清风缓缓吹拂着大家的心灵。特别对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同学,杨老师通过日常教学、校企合作、学科竞赛、谈心谈话等方式,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同学,学生愿意去她的课堂上聆听她的专业传授,愿意跟着她去实验室探索各种科研的奥秘,愿意在她的呵护下感受她慈母般的关爱,哪怕是接受她的批评也能从她那严厉目光的背后感受到她“恨铁不成钢”的疼惜。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对口招生”生源部分同学学习困难多、压力大、动力不足,她的专业思想教育就从学生进校一直做到学生毕业,在她的影响下,同学们普遍提升了专业认同感,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2021级本科生汪礼伟回忆,记得大一刚进学的时候,杨老师就在专业启蒙课上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做到不躺平,不畏难,勇于挑战自我,敢于超越自我。我们并不是基础差,而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坚韧的毅力。大学中关键是要学会学习,这将让我们受益终身。同时,美食中蕴含着科学的原理,我们将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能做菜的大厨”,更是“拎得动大勺、做得好美味、说得清原理、配得好营养的专业营养大师” 。

在生活中,杨老师母性特别强,她像个知心姐姐,更是个慈祥母亲,她处处关心关爱学生,视生如子,同学们都愿意跟她谈自己不愿意示人的“小秘密”,到她的办公室找她谈心,无论是学习问题科研问题还是生活问题,都能让同学们感受到杨老师的大爱情怀。她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发展,更关心他们的冷暖健康,“天冷要注意保暖”“饮食要注意营养,少点外卖”“早上不要睡懒觉,要加强锻炼”......到她办公室找她汇报的同学还未坐下,杨老师便递上一杯她亲手自制的营养茶,接过那温暖的茶杯,一股股暖流传遍同学们的全身,温暖了他们年轻纯洁的心灵。杨老师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面对的人生难题多、困惑多,他们需要找人倾诉,愿意找我聊就是对我的信任,我非常享受与学生的相处和交流,能为他们解决问题我很开心,很有成就,这种成就于我而言不亚于取得科研上的大奖。”

在课后指导学生学习方面,她倡导的“师生自愿,双向互选,自由结合”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得到师生广泛认可,“一群互相欣赏的人在一起努力做喜欢的事”,这是她的性格,也是她行事的风格。她对学生要求也很严,她常常笑着提醒那些想选她做导师的学生说:“选我做导师可要吃苦的哦”,但“跟着杨老师能学到知识”已经在学生中广泛流传,所以选她做导师的本科生很多,她指导学生参加的相关学科竞赛,如省大学生食品创新设计大赛、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多次获奖。同学们都纷纷说:“虽然我们是本科生,但在‘导师制’下,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领域内专业知识,跟着杨老师也更多地了解到了学科前沿成果,这对于我们学习和参加各类科研竞赛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杨老师还是一位认真负责的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管理方面,杨老师把严厉和坚韧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她的研究生眼中她是典型的“女汉子”,同学们评价她是“说起话来像妈妈,干起活来像汉子”,她自嘲自己是“打不死的小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费用,她常常出差不在外住宿,甚至自己开车起大早出门晚上跑夜路归家,她带的研究生对此感触颇深。2020级研究生胡金朋深有感触地说:“我经常跟着导师深入到企业去做项目。有一次,从企业回来已经很晚了,杨老师说咱们按路上讨论的方案马上就试试,虽然大家都很疲惫,但看到导师都这么拼命,大家就二话没说直接跟着她到实验室又干了半宿……也正是杨老师的这种做法激励着我,在最艰难的时候顽强地坚持,才取得了今天丰硕的成果。”当胡金朋同学第一次收到sci收录通知的那一刻,他激动的第一时间向杨老师报喜,杨老师也为自己的弟子能有这样的进步和成就感到骄傲,她鼓励胡金朋说,一旦找到了规律,第二篇第三篇收录通知都会慢慢来的。刚入校不满一学期的2022级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研究生崔海鹏谈起杨老师,脸上流露出的全是敬佩和羡慕,他腼腆地说:“我是跨专业上研究生,入学半年来,杨老师先指导我补充专业基础知识,然后指导寻找专业问题,循序渐进,手把手教我做学问。找杨老师做导师,我选对了!在为人、做事、做学问等各个学方面我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杨老师的人格魅力。”

服务社会 硕果累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科研正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日积月累见功勋,春风化雨志不移。自工作以来,杨剑婷老师初心不改,潜心科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不改平淡之本色,不变耕耘之脚步,在农产品深加工和新食品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近7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凭借个人突出的工作业绩,杨剑婷老师现还担任安徽省糯米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安徽省果树产业技术体系果品加工与流通岗位专家、安徽省义安区健康食品产业(凤丹)科技特派团团长、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备案单位“凤阳县农产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负责人。兼任安徽省营养学会理事、安徽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蚌埠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获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优秀讲师称号。

杨老师热心于社会服务事业,是全省知名的食品营养学专家,她常常奔走于学校和企业之间,虽然很辛苦,但却乐在其中。谈到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杨老师总是淡淡地说:“没有什么,我就是喜欢,目前只是做了一点自己爱好的事而已。”杨老师始终保持着对一切未知事物的新鲜感和探索精神,她喜欢思考,喜欢研究。而正是这种勤于思考善于研究的好习惯成就了她很多事业。比如滁菊深加工方向的研究,滁菊是滁州市的特色产业之一,基础的研究与生产应用相结合可以很好地解决区域性特色产业的发展。她回忆说,刚入校那会儿,申请的人才启动项目就与滁菊相关,十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滁菊功能性质、新产品研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积累,现在仍然在寻求新的突破。在众多的科研项目中,杨老师说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铜陵白姜项目,当她第一次进入白姜工厂的时候,她就产生了疑惑:“在这样的环境下做产品,产品的品质和食品安全有保证吗?”产品没有经过热处理加工杀菌,传统的作坊和工艺生产出来的食品安全隐患很大啊。杨老师立即向企业老板建议:“企业如果想做好,产品想要走出去,程序就必须按照标准的规范来。”随后从四个方面提出改进途径:一是产品的选择,铜陵白姜是铜陵的地理标志产品,一定要选择原产地产品;二是关注产品文化,铜陵白姜被誉为铜陵八宝之一,要充分挖掘产品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三是注重食品安全,改进厂房、设备和工艺,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规范性;四是主动开拓市场,白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要形成品牌积极走出去。此后她带领团队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升级,攻关核心技术,实现了当地白姜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杨老师带着的她的团队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热情的服务态度赢得了企业的信赖。2021年怀远一家做富硒食品的企业在合作期满后主动决定再与杨老师所在团队续签一年的技术服务合同,这种信任来源于杨老师团队的真心、真情和真功。回忆这些,杨老师笑着说:“跟我合作的企业‘回头客’比较多,中小企业自身挣钱难,利润不大,老板把钱看得很重,但你只要真心为企业服务,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人家还是愿意给钱的。同时,校企合作的过程也是我们了解社会、深入实践,增长才干的机会,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啊!”

执着坚守 源于热爱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杨剑婷老师始终旗帜鲜明地听党话、跟党走,在教育一线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政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岗位上,把全部身心投入热爱的教育事业和科研创新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杨剑婷老师于199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于2016年和2022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作为两次被学校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她,始终秉持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2021年杨剑婷被组织确定为“双带头人”,担任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和烹饪营养与教育专业主任,2022年又被遴选这果蔬及特色食品原料加工团队的负责人,这些岗位虽然没有津贴,工作繁杂,但她从不懈怠,认真有条不紊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在支部书记岗位上,她积极响应学院党委号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头推进党建结合与“一支部一特色”深度融合,率领支部党员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支部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专业主任岗位上,她积极推进“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改革,牵头组织举办专业发展改革研讨会,协助承办“师生厨艺大赛”,推进“食品营养与健康”新专业申报,协助推动食品营养与健康省级高峰培育学科申报等,均取得可喜进展;在团队负责人岗位上,她强调要建机制、组团队、多活动,提出“只有给予每个人平台和机会,团队才会有更大作为”,把“建平台、优环境和增加获得感”作为团队发展的三大重要支柱。该团队新引进的年轻党员魏照辉博士是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做事踏实的人,谈起杨剑婷,他如是说:“我不爱讲话,在团队中我能专心做擅长的事情,需要对外交流的由杨老师或团队其他成员去做,这是我喜欢的一种工作状态,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面对大家的褒奖和夸赞,杨老师反复说:“事情都是大家干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我就是把大家撮在一起快乐的干活而已,光靠我一个人哪行啊?”

在杨剑婷老师的带领下,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教工党支部有两位党员被学院党委选树为年度先进典型,杨剑婷老师本人也在2021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考核中获优秀等次,支部2022年党建项目获批立项并入选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在科研成果方面, 她所在团队2022年6月以来已撰写申报各类科研项目19项,获批4项,近阶段到账科研经费近150万元,发表一类科研论文4篇,外出推广、调研50多人次,稳定服务企业8家,为企业研发的加工技术改进、食品质量控制、食品新品研发、食品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服务。

学院党委书记付光玺对杨剑婷老师给予这样高度评价:“什么是大情怀、大格局、大奉献、大担当?杨剑婷老师用她的生动实践有力地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她综合素质高,作为学院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专业主任、团队负责人,她处处表现出了较高的政治素养和强烈的事业心,剑婷同志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守原则,嫉恶如仇,敢于直言,在学院良好政治生态的打造以及公平机制建设等方面向学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助推了学院相关制度的完善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是学院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贡献者,为学院良好政治生态打造发挥了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缘修得圣贤身,植李栽桃满眼春!我们希望杨剑婷老师在未来新的事业征程上不断突破,锐意创新,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为学院发展做出更好更大的贡献。


先进典型之吴玘: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师者匠心 止于至善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吴玘老师作为年轻辅导员,深知辅导员岗位的重要性,她明白“如果想给学生一杯水,那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深刻道理,入职以来,她始终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入职前她对军事理论知识是典型的“小白”,为了上好《大学生军事理论》这门课,她日以继夜的恶补军事理论知识,从每一个案例的设计,每一次课件的制作,甚至每一次课堂的提问,她都精心设计,常常备课到深夜。功夫不付有心人,两年多时间过去,她快速度过胆怯面对学生的心虚阶段,迅速成长为收放自如的课堂精灵,她的教学方式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翟立公在一次学院教职工大会讲到教学质量问题时说:“几位校督导在与我交流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吴玘老师,都感觉吴老师的课条理清晰、案例鲜活、热情奔放,赏心悦目、入耳入心,是非常棒的体验,是值得大家观摩学习的优秀示范课。”

听过她课的学生提到吴玘老师都无不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敬佩,食品科学与工程2020级学生熊欣说:“我喜欢听吴老师的课,她的课内容充实,核心思想清晰明了,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在老师的讲述下同学们能够有兴趣并高效地掌握知识,大家能积极地思考,互相交流探讨。”学院党委书记付光玺回忆说,有一次他要申报一个项目需要参考一下小吴的一些备课资料,让付书记吃惊的是,这么年轻的同志课备得如此认真细致严谨,课堂内容设计如此条理清晰,案例引入自然,层次分明,令人十分感慨。

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管子・权修》有这样一句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吴玘老师深谙其中的丰富哲理,她把这句话做为她教书育人的信条。在食品工程学院辅导员岗位上,吴玘老师始终坚持以爱为桥梁的教育宗旨,不忘初心,用热爱传递希望,真诚用心,践行着作为学生良师益友和引路人的责任与担当,与学生建立了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她2022全年担任13个班级370名学生的辅导员,对每名学生的情况她都如数家珍,令同事们钦佩不已。同时,由于学院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她还承担了团学组织、综合测评、学生资助、疫情防控、档案管理、安全教育等一系列较为繁重的管理工作,每一项工作都要求要细致认真,但她没有因工作内容多任务重而自我放松要求,加班加点是常态。无论多苦多累她的脸上一直都充满着灿烂的笑容,从未有着些许的抱怨和沮丧。学院领导看着她那略显瘦弱的身体,又承担那么多工作,问她累不累?她总是快速地摇着手说:“没事没事,我不累我不累,我年轻,有很多要向大家学习的。”

吴玘老师是个很有文采且极具感染力的人,她自带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儒雅,却又不失新时代青年的应有活力,她常常以打油诗体来总结汇报工作,逗得大家忍俊不止,但却让人耳目一新。她的课堂始终充满着激情、诗意和歌声,同学们都被她的才华所征服,成为她的“铁粉”,吴老师始终都是他们心目中那颗最亮的星,她所带班级或所在支部的同学一旦提到吴老师,都会不自觉地流露中钦佩羡慕的眼神,对吴老师说过的话俯拾皆是,随口就来,他们经常把 “我们吴老师说……”做为口头禅,足见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的邓冰冰说:“我们的吴老师特别博学多才,有一次读书分享交流会,老师以阅读《呼兰河传》后的随笔向我们展示她的故乡,她笔下的玉兰、石榴、桂花、水杉仿佛牵动着每一位读者的神思,热闹的小镇,充盈的情感、温柔的回忆让每一位聆听者都能产生强烈共鸣,我们都很崇拜她,很庆幸在大学中遇到这样一位辅导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班长余海龙说:“吴老师工作严谨细致,对待学生态度和蔼可亲。她既把我们当她的学生,也把我们当她的弟弟妹妹,她完美的诠释了‘严管厚爱’这个词的深刻内涵,她平时对纪律要求很严,但在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吴老师都会及时施以援手,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记得去年冬天有一天天气骤变,好多同学生病,她一天来学生宿舍看望4次。我觉得,她不仅是我们学生的老师,更是我们的可爱家人、知心朋友。”

师者如光 微以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吴玘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将牢记总书记教诲,坚定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自己的教育梦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之中,做伟大建党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实践者、传播者,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在学生日常教育的细微之处,扛好青年们前进路上的旗帜,用真心去感召学生,用真爱去温暖学生,用真情去凝聚学生,用行动去引导学生,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学生成长成才增值赋能,在青春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

吴玘老师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书记,在支部书记岗位上履职尽责,努力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她结合支部实际,发挥自身文艺方面的优势,以微党课为载体,扎实推进“一支部一特色”创建,积极打造了“微微之光,点燃理想”特色支部品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形成富有特色的支部党建品牌。她以“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支部大讲堂活动,从青年视角出发,以新青年讲党史的方式,将红色故事和共产党员伟大精神,更鲜活地展现在广大同学面前,突破了以往“你讲我听”的传统授课方式,实现了“一人讲”变“人人讲”,唱响了青春主旋律。她带领支部创新主题党日形式,开展“微党课+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寝室、班级、社区,开展各种宣讲交流、迎新服务、结对帮扶、献血捐款、文明创建,在七一来临之际,还带领支部党员录制献礼微视频,真真正正的做到了让支部党员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挥了领头雁作用,彰显了青春活力。她创新党课形式,设计基地微党课、音乐微党课、英雄微党课等主题活动,辅以实践体验、革命音乐、经典观赏、党史精读等,将微党课开在纪念馆、草坪上、宿舍里,送到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心田里,让微党课成为了广泛参与、全面受益、效果不“微”的“大讲堂”。她还带领支部与学生处党支部结对共建,在搭建校院拉手共建、协同育人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展了冬日暖阳--为考研学子送考试用品、沈浩精神分享会、歌声中的英雄故事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拓展了支部建设的资源和领域,擦亮了特色支部创建的底色。

吴玘老师在支部书记岗位上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在支部党员中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她所在党支部2022届毕业生党员中有12名考取南京农业大学、南昌大学、苏州大学等名校硕士研究生。食品科学与工程181班罗怡在支部关心鼓励下,今年考取了南昌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当选为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她第一时间与吴玘老师分享了喜悦,她说:“老师,非常感谢在我加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生党支部这一年来您对我的教导。毫不夸张地说,您让我看到了一个当代共产党员应该有的风骨以及精神面貌,所以我坚定了一往无前的信念。在今年开学我参与了研究生的党支部竞选,并且顺利当选党支部副书记,我会在岗位上以您为榜样,继续向您学习,传承我们支部优秀的品质,继续努力,砥砺前行!” 学院党委书记付光玺这样评价吴玘老师:“如果把吴玘放在庞大的人群中你很难发现她,但一旦你关注到了她,她就能像一束光一样照亮别人,更能像一团火一样温暖他人,她是一个身材渺小、心灵伟大的人,是一个能够坚定传递正能量的人!”

师者如舟 千里不殆

理想信念牢记心,勤奋工作助发展。吴玘老师工作积极主动,充满激情,热情大方,纪律性强,深得领导和群众认可和好评。学院党委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她个人性格特点和能力专长,推荐她担任学院纪委委员、工会委员、团委副书记。虽然辅导员工作岗位已经让她忙碌得不可开交,但在领导找她谈话征求意见时,她都毫不迟疑地答应了。她说,对她而言,这些岗位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组织的一份信任,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她没有理由拒绝和后退。作为学院纪委委员,她坚守原则,积极参与学院教学质量考核、教职工年度考核、学院评奖评优等重要工作,圆满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作为团委副书记,她全身心投入,积极协助团委书记开展群团活动,不辞辛苦,巧思妙想,善作善成;作为工会委员,她积极扮演好学院文体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协调者的角色,舞台上那条舞动的“红裙子”已经成为了学院大型文化活动中一条流动的风景线。

面对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吴玘也流过眼泪,但她擦干眼泪从头再来,“成功不相信眼泪”,面对困难她从来没有退缩。她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分配各项工作时间,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经过不断的历练,吴玘老师在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同程度得到提升,已由昨日“菜鸟”逐步成长为工作上的能手和领导的得力助手。

同坐一个办公室的新任辅导员程韬说:“吴玘老师非常有格局,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面对一切人或事,始终保持人师的那份纯真与坦荡。不管工作任务多么棘手繁杂,她都能化繁为简,从不抱怨,从不推辞,在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她坚守初心、严于律己,展现了一心向党,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院学生分会轮值主席薛紫琪说:“吴玘老师在指导学生会工作时作风严谨、细致入微、豪爽利落。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今年的校运动会,那天我们一起在看台上给参赛同学加油打气。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阵阵大雨,我转头看见吴老师仍笔直地站在看台处大声地为食院运动员呐喊加油。在那时,我仿佛看见吴老师娇小的身躯中蕴含着大大的能量。那能量犹如光波,激荡着着我们的心灵,引领我们为奋勇拼搏、勇争第一的运动员呐喊助威,感染我们为自己的工作、为身为食品一份子而骄傲。”

两年多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指导下,经过吴玘老师个人的不懈努力,她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先后获得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精彩党课比赛一等奖,校“永远跟党走”主题班会设计评选一等奖,教研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她精心构思的主题班会课程化开发项目在校推广,校学生处专门组织全校辅导员观摩她的《在歌声中与历史对话——红色文艺作品中的党史故事》主题班会,获得新老辅导员一致好评,在辅导员队伍中引发热烈反响,该次观摩活动的新闻还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网站发布;她指导学生在学校大学生讲思政课、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资助育人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奖;她所带班级,普遍作风优良,学风浓厚,班风纯正,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荣获两个先进团支部、两个先进班集体,九个学习型班级,指导学生团队获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她所在党支部亦获批校创新型党支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希望吴玘老师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勇做学生的引路人和新时代的追梦人!祝愿吴玘老师在未来的事业中取得更大成绩!(特约通讯员:程韬 摄影:陆清 姜余露 审核:付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