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规划

作者:admin_01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年01月29日 17:29

未来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计划围绕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设定和评估教学参数的序列模式”、教学环境、与翻译行业的接轨、师资队伍、教学平台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完善课程内容设置

未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以下原则:合目的性原则、合规律性原则、所有主体参与原则等。以教学目标为参照,将翻译教学内容分为条件性、本体性、实践性和评价性四个模块,分别对应语言/文化/知识、翻译理论常识、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等内容,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多层次、立体化和复合式的特点。

本体性内容的选择即翻译理论教学内容的设置应遵循系统性和选择性相结合、规定性和描述性相结合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连贯原则;在实践性内容的选择即翻译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必须避免两个误区:其一是否认以传统语法对比为基础的翻译技巧,其二是过度强调文学翻译。

二、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权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换;针对翻译教学过于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现实,实施以复合过程(翻译教学过程和翻译过程)为导向、以翻译结果为旨归的教学宗旨;针对教学中师生情感的缺失,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本主义情感关怀;针对教师-学生整体教学活动占主流而教师-学生个体活动不够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等个体因素的差异。

针对学生在翻译学习和翻译过程中合作学习严重不足的现实,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全班整合”三个环节进行合作,小组的划分采用“组内异质”(突出同一小组内成员的差异)和“组际同质”(突出不同小组间水平的相当)的方式,教师必须履行相应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

针对学生的翻译实践与翻译市场脱节、师生对翻译市场和行业的需求和运作了解不足的现实,翻译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弥补:实践真实翻译项目、模拟真实翻译情境、进行翻译培训和翻译实习、引进翻译资格认证、将《翻译服务规范》、《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等文本引入教学内容等等。

此外,还要加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

三、重构教学模式

翻译教学中,我们倡导建立以过程、环境、社会关系和能力为导向的多维导向教学模式,采用针对学生心理的人文关怀的教学策略。

1)以过程为导向

按照时间纬度,翻译过程可以分为行为前、行为中和行为后三个纬度。翻译行为在行为中的纬度上主要体现为个体性,但在行为前和行为后却体现出非常明显的社会性和交际性,这种社会性和交际性尤其是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因此,必须针对翻译行为在各个阶段体现出的性质设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针对翻译行为的个体性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尤其是关注其心理表现,及时调整学生的负面心理、减轻其对翻译行为的影响。对于翻译产品,学生可以采用朗读法调动各种感官润色修改译文,也可以采用重译法不断完善译文。针对其社会性和交际性特征,教师必须加强师生交流和生生合作。在全面检测学生的翻译作品的基础上,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的信息反馈和指导,生生之间可以通过相互批评、相互修改的策略来提高译文质量。

2)以环境为导向

任何行为的发生都有其相应的环境。翻译实际行为的发生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学生翻译行为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有:翻译任务的轻重、时间的缓急、对相关材料的熟悉程度、工具书的准备以及其它外在条件等等;内部因素包括译者对语言的掌握如句法、语义、语用的掌握程度、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翻译技巧与技能的掌握、译者当时的各种心理例如其情绪表现等等。翻译行为中,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最外环的是外部环境,中间为译者行为,内环为翻译的内部环境。心理环境隶属于内部环境,它是无形的,但它距离真正的翻译实施行为最近,对翻译行为的影响也最直接,然而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翻译行为中,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作用于译者,通过译者影响翻译行为。另外,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部环境对于内部环境的反作用力。外部环境对内部环境产生种种影响并通过内部环境内化为各种心理,影响翻译行为的操作,积极的外部因素可以内化为相关的积极内部因素,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并取得理想的翻译行为效果。因此,必须要保证外部因素内化为积极的内部因素尤其是心理因素,关键之一是改变翻译行为发生的外部环境,促进其正面积极的内化。

3)以社会关系为导向

在翻译教学中,翻译行为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学生是翻译实施行为的主体即译者,教师是翻译行为的发起者、委托人,同时还是译文的接受者和评价者。

教师与翻译行为中的每个角色和过程都产生联系,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翻译过程进行干预。教师必须宏观关注学生的翻译行为,而不能仅仅关注翻译实施行为本身。教师作为翻译行为的发起者、委托人、译文的接受者和评价者,自始至终都在参与翻译行为,虽然不直接参与翻译实施行为,但可以对学生的实施行为进行监督并给予相关的信息反馈和指导,间接地干预学生的实施行为。

4)以能力为导向

作为翻译主体,必须拥有翻译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我们认为,能力的大小与翻译心理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积极的翻译心理必须要以良好的翻译能力为基础,而健康的翻译心理反过来又能促进翻译能力的发展。

在理想的能力保障下,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心理空间。形成的积极心理空间越大,对翻译学习就越有利,反之则会阻碍翻译的学习。这也意味着在翻译行为中,学生的积极的心理空间必须由各种能力的大小来保证,而且积极的心理空间的扩大要求学生必须同时增强每种能力,不能有所偏颇。可以说,翻译行为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建构必须以能力的增长和提高为前提,也就是说,为了克服消极心理对翻译行为的影响,必须增强学生的翻译能力,能力强了,自信心就强了,积极的心理因素必然会转化为翻译实施行为中的积极力量,保证翻译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生产出理想的翻译产品。

四、实施设定和评估教学参数的序列模式”

我们倡导建立一种“设定和评估教学参数的序列模式”以保证不同的教学主体充分参与翻译教学。这种序列模式包括两个子模式,分别是“设定教学参数的序列模式”和“评估教学参数的序列模式”,其中前者发生在教学前阶段,后者发生在教学后阶段。具体实施可以参照下图:

在“设定教学参数的序列模式”中,下箭头表示进行下一个教学参数的设定,曲箭头表示修订或者重新设定教学参数。如果主体认可了上一个教学参数,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教学参数的设定,反之就必须对相应的教学参数进行修订或者是重新设定。在“评估教学参数的序列模式”中,下箭头表示进行下一个教学参数的评估,曲箭头表示找出相应参数中存在的问题,但这种问题追踪的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如果培养目标的实现没有得到主体肯定,那么就可以从教学纲领性文件的执行中寻找原因,考虑教学纲领性文件的执行中是否存在不足,而通过考察相关教学因素又可以追踪教学纲领性文件中的不足。这种评估模式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量化的模式即E=N/N’,其中E表示翻译教学效果,N表示肯定的教学主体数,N’表示否定的主体数,如果E的值大于1即肯定的主体数多于否定的主体数,就表示教学效果总体上还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在总体的序列模式中,翻译教学实现了从教学前阶段到教学中阶段和教学后阶段的自然过渡,而前一轮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后阶段又与下一轮教学过程的教学前阶段密切衔接,由此实现了整个翻译课程教学的健康循环。这种序列模式给予了教学前和教学后阶段以充分的重视,使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阶段自然衔接和循环,保证了教学过程整体观的实现并给予不同阶段相应参与者以主体地位,保证不同的主体充分参与教学过程,确保教学主体体系的动态与开放,避免封闭和静态的主体体系的形成,同时能够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确保不同的主体对各个教学环节负责,便于主体及时发现教学环节中的纰漏并及时进行调整。总体来说这种序列模式有利于不同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着手于部分环节、着眼于整体过程。

五、重视教学环境建设

包括物理性、心理性和技术性教学环境建设。着重解决最突出的班级人数和桌椅摆放问题,结合当地的翻译资源创设真实的翻译实践环境或者结合当地翻译市场的情况让学生深入翻译市场进行实习或者培训;在技术性教学环境的创设中,应该将网络技术和翻译软件等翻译工具的使用创建作为重点。创设心理性教学环境的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教学主体的主观努力进行,同时以物理性教学环境和技术性教学环境促进心理性教学环境的创设。

六、加强翻译教学与翻译行业的接轨

(1)教学内容视角

教学内容设置不当是翻译教学与翻译行业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针对翻译行业的需求调整翻译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内容是实现翻译教学与翻译行业的重要媒介和桥梁,必须与翻译行业密切关联,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翻译教学面向翻译行业,把握翻译教学的大方向。当前,有必要调整文学翻译与实用翻译、理论与实践内容的比例、增加实践和实用文体方面的教学内容。另外,还需要将翻译工具和市场纲领性文件的讲解纳入教学内容。有效使用翻译工具是译者重要的翻译能力之一,有助于提高翻译实效。《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等纲领性文件全面地体现了翻译市场的规范性要求,是学生在翻译学习中进行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参考依据和努力方向,从而及早树立起行业规范的自我约束意识,规范自己的翻译行为,加快与翻译市场和行业的接轨。

(2)教学环节视角

在当前的翻译教学中,翻译实习和培训环节严重缺失,这种缺失不仅会影响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更导致学生的翻译学习与翻译行业的脱节。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除了常规的教学之外,还应该设有培训和实习环节,正规的翻译培训和实习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实现与翻译行业的接轨,促进学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

(3)实践材料视角

增大来自市场的练习材料尤其是真实翻译项目的比例,这些材料是实现翻译教学与行业接轨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了解翻译市场、实现与翻译行业的对接具有积极意义。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我们计划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条件进行对外交流和内部切磋,加快师资队伍的优化进程,鼓励教师积极争取在职进修和职称评定的机会以提高学历、学位和职称层次,邀请校外相关专家学者开设教研讲座和对队伍进行积极引导和帮助。

八、加快教学平台建设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教学平台建设,改善教学设施和资料积累等相关条件,积极开展交流,拓展视野,为课程的健康快速成长提供平台。

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完善翻译实践平台的建设,与本地的旅游产业和企业加强联络并有效利用网络,让教师和学生参与翻译市场,参与实际翻译项目进行翻译,进一步扭转以往翻译实践与市场实际和社会现实相脱离的局面,使得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从而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被市场和社会所接纳。

       上一篇文章:《语言学导论》课程标准

       下一篇文章:外国语学院课程建设规划


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9 AH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