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应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目标,加速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强化以科研促教学,外国语学院根据教师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兴趣,规划和筹建了各个学术团队。在这一背景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团队应运而生。
一、成员简介
团队由9人组成,均具有硕士学位。其中副教授2人,约达总人数的22%;讲师5人,约达总人数的56%;助教2人,约达总人数的22%。成员的年龄结构合理,其中25-35岁的5人,约为总人数的56%;36-45岁的3人,约为总人数的33%;46-55岁的1人,约为总人数的11%。
二、研究成果
近五年,团队成员发表论文37篇,其中二类4篇。参编专著和教材各两部。主持课题10余项,其中三类课题4项,所主持的课题中8项已按期顺利结题。
团队成员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研究对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近五年,共有12人次获教学方面奖项,1人获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外语教学大赛并获三等奖,再次为我校赢得了荣誉。
三、发展规划
结合团队成员的基础和兴趣,本团队首先将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及其在教学、翻译中的应用方面整合资源,挖掘现有的团队力量,努力出一批对成员和团队成长有帮助的成果,为团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将重点开展下面几项工作:
1. 提升团队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培养团队成员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合作精神。力争团队成员尽快熟悉相关研究领域,确定具体的研究兴趣与目标,并具备进行系统研究和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2、提升团队的科学研究能力
从成员的现有研究基础来看,团队凝练出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两个研究方向,将引导成员研读这两个方向的经典及最新成果,梳理其发展脉络,关注相关研究方法,关注两个方向的理论成果在教学、翻译、交际、话语分析等领域和其他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共同研讨和设计新的研究课题,注重研究课题和外国语学院中长期发展、安徽省以及国家政策与需求的关系,做好项目申报的论证工作,群策群力,争取更多项目能够申报成功,为在研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共同打磨研究成果,争取能够更多地发表研究成果,并尽可能提高成果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共同探讨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的途径与方式,努力形成理论研究-实践检验-理论完善的良性循环,增强研究的可持续与学科和应用价值。
3、学术交流
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加强与相关领域研究者的相互交流。提倡团队成员通过学术交流及其他各种途径跟踪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了解并在必要情况下掌握新的研究方法。
提倡成员面向各种范围(团队内部、全院、全校等)以学术报告的形式汇报近期读书心得与研究成果,以此为契机,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反思和梳理,并吸取同行的建议,完善自己的研究。
4. 梯队建设
鼓励并帮助团队成员在各方面提升自己,2016至2020年争取团队成员中1-2人晋升正高,1人晋升副高,1人晋升讲师。
鼓励团队成员继续通过攻读博士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五年内争取1人获得博士学位,1人获取攻读博士的资格。
鼓励团队成员积极融入所研究领域的学术团体,尽早获得成为该团体会员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