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那是我的信仰
浏览: 更新日期:2017-11-11 作者:顾雪丽

记者,记家国情怀、记社会风云、记人间冷暖,他们用故事记录着国家前行的脚步,他们用笔尖诠释着人间真情,他们用镜头温暖着社会大众,他们用新闻传递着时代正能量。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这样的一个女孩――张丹,一个从乡村走来的女孩,一个将志愿活动践行到底的女孩。

刚踏入大学的她,觉得一切都很新鲜。一天见学院社会活动部海报招募志愿者,于是报名加入。没想到,这一脚踏进去,成了她人生的重要选择。

张丹志愿服务的第一个点是乐山市中区车子镇“留守学生之家”。张丹在车子镇的志愿服务一做就是三年多,她每周六按时奔赴关爱基地,坚持不懈,寒暑假也留校支教,组织参与关爱车子镇共100余名留守学生。三年,寒暑假留校支教,只是两秒钟能说出口的几句话,她用三年去实现承诺。

志愿者每天的报酬只有一点交通费和一顿餐费,这几乎说不上报酬。三年来,和张丹一起共赴车子镇留守学生之家的志愿者,不少同学来来去去像走马灯一样轮转,而只有张丹坚守三年多。

有人问她,这是为什么?

她的回答似乎让人“失望”,她没有说出什么崇高的大道理。她说她家在农村,家里姊妹多,很穷,但父母性格十分坚韧,再穷也坚持供他们读大学,要他们离开农村,去奔一个好的前程。“也许是见到这些留守儿童,想到我的童年,我记得当时我也这么大点,都是埋头读书,没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人告诉我未来该干什么。我今天应该让这些孩子弥补我过去的缺失。”

她说,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去剑峰乡支教,剑峰乡是市中区边远乡镇,到那里她惊讶发现,有几十个全托学生整个学期都住在学校,几乎不出校门,他们对父母的感觉淡漠,对家庭生疏。每次去,她都坚持在学校和学生同住。她1米7的个子,她只能蜷缩在只有1米5长的床上。半夜,这些懂事的小同学起来还要为她盖被子,让她很感动。她组织了不少志愿者来剑峰乡,周末为那里的留守学生带去了不少快乐。孩子们逐渐打开心扉,和她交流,毕竟,“铜墙的壁垒呵,终不敌亲情的柔指,轻轻一推,就踉跄地闪了过去”,以真诚相待的她,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信任。剑峰乡的支教,让她感到了沉重,也感到了责任和使命。

后来,她毕业了,在公司刚工作半年的她,在2014年10月的一天,接到乐山市中区团委领导的电话,要她到办公室来一趟。团委书记说,要建一个“市中区特殊青少年服务中心”,属于民间机构,要她来负责,这时她意识到她将从事志愿者这个职业,这个她投入了青春和热情的职业。

于是,她辞去了公司工作。

建“中心”需要3万元注册资金,这对她来讲无疑是一笔巨款!她把几年来获得的1万元奖学金拿出来,又从同学,亲人那里借钱,终于筹够3万元。

“中心”成立了。

14年10月,中心承接了团区委的“幸福e站”关爱项目。17年3月,中心又推出一项很有创意的服务——“嘉州小海棠信箱”。

她说,她印象深刻的一封学生来信,是市中区某校一个7年级男生,父亲在外借了不少钱,经常有讨债的人老家里要债,大吵大闹,这让他心里很烦,很恐惧,他产生了跳楼轻生的念头。男生把自己的这些想法投进了嘉州小海棠信箱,回信志愿者收到信立即告知了张丹,张丹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方面让回信志愿者运用专业的心理会话技巧,进一步了解和帮助该生;另一方面,张丹随即跟该生学校联系,多方面开导学生,让他感受到关心和爱。

做了6年多青少年服务工作的张丹,日子仍然过得很清淡、简朴。她说,把别人变好了,自己也快乐。

不得不说,志愿者工作,是一份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比起风吹日晒,更难熬的是内心的孤独和对家的牵挂。然而,她坚持了下来,并决定走下去,用梦想和追求坚守着永远不变的信念。

志愿服务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信仰。很荣幸,我能以记着的身份拜访到她,更坚信,以后的路上会与更多的她相遇。(学生编辑:黄洁)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C) 2013 ZDXG.AHSTU.EDU.CN  主办:安徽科技学院校广播站、校记者团
 版权所有:安徽科技学院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络中心  皖ICP备120098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