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7日,第三届食品研究与创新发展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天津食品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安徽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大学、合肥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杜传来和副院长翟立公带领食品营养系主任陈春旭等14位教师以及史浩东等5位研究生参加论坛。

本届论坛以“创新融合 共筑智汇新食代”为主题,围绕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微生物与肠道健康、未来食品创新与发展、食品组分与营养、生物合成与交叉科学等专题设立了分论坛。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政教授和谢明勇教授领衔,来自全国食品及相关领域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业界精英500余人出席论坛。论坛上,专家们共同探讨食品行业创新发展路径,分享最新科研成果,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作为共同主办方,安徽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度参与本次论坛,杜传来与翟立公分别担任大会学术委员和执行委员,翟立公主持了食品微生物与肠道健康分论坛,四位青年博士分别在四个分论坛上做了学术报告。陈晓东博士以“双模探针高特异性检测农作物及农产品中半胱氨酸的研究”为题,介绍了其高特异性方法检测半胱氨酸的研究成果;黄明远博士以“表面电荷效应驱动多糖-蛋白互作改善水溶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为题,重点揭示了表面电荷效应驱动多糖与蛋白互作机制;文作瑞博士围绕“食品中农残/兽残光电化学检测技术研究”,重点阐述了其通过电化学技术检测农残兽残的关键突破;曾剑华博士以“牛乳αs1酪蛋白构象抗原表位定位及其高效靶向破坏研究”为题,重点介绍了牛乳αs1酪蛋白抗原靶向消减的技术突破及相关研究成果。

该论坛已发展成为食品行业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推动前沿成果展示与思想碰撞的核心平台。近年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重点布局学科建设,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力促进了学院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深度学术交流,更显著提升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全国范围内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为安徽科技学院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服务地方食品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特约通讯员:程韬 摄影:会务组 审核:翟立公 杜传来 编辑:陈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