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成才梦,从这里起航!----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欢迎您的加盟

日期:2021-06-22 作者:农学院 点击:591次

一、学院概况

1965年开始本科办学。2021年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始本科提前批次招生。

在长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应用型创新创业高素质农科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积淀了深厚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兴农济世,务实创新”的农学精神,2016年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学院党总支获评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与大北农集团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有“金色农华种植学院”,与大北农集团北京金色丰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有“金色丰度种植学院”。

二、专业设置

5个本科专业: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2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学科专业建设

2个安徽省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草学

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

1个国家级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专业:农学

1个省级一流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

1个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园艺

1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3个省级特色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园艺

3个省级卓越农艺师培养计划专业: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农学

1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农学(师范)

1个省级“115”创新团队:饲草育种研发团队

1个市级3221创新团队:蚌埠市甜叶菊品种选育创新研发团队

三、办学优势

1.广泛的校企合作

紧盯企业和社会需求,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实践理论探索,先后与企业合办了“隆平种子班”、“皖垦种子班”、“富田植保班”、“金色农华班”、“长今农学班”、“锦色秀华创业班”等特色班。

2.丰富的实习实践

农学院自建有设施先进的现代农业实习实训中心(农场),并在隆平高科、华星化工、牧原集团、皖垦集团等近6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有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实现实习实践与就业创业零距离。

3.较高的考研深造率

连续多年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率超过50%。2021年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达58.75%,个别班级研究生考取率达83.3%,其中被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国内双一流、985、211高校录取的占23.9%。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在全省高校中居于前列。

四、成才保障

1.雄厚的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52人,其中教授17人(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人,省中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教学名师3人,省教坛新秀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省骨干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中都学者2人。

2.卓越的教学团队

作物遗传育种省级教学团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省级教学团队

3.优秀的省级精品课程

作物遗传育种原理、种子生产技术、作物栽培原理、农业气象学

植物检疫学、植物化学保护、普通昆虫学、植物保护技术

4.先进的科技创新平台

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安徽省凤阳县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

1个安徽省创新实验区:农学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7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平台:

安徽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院

安徽省饲草育种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玉米育种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糯玉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甜叶菊育种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玉米种质资源库

安徽省饲草种质资源库

5.多样的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

除了上述的国家奖助学金外,农学院还设有:

优秀学生奖学金、勤工俭学助学金

锦色秀华创业奖学金、隆平企业奖助学金、富田企业奖助学金、皖垦企业奖助学金、大北农助学金

6.丰富的素质拓展载体

(1)学术素质素养

盖钧镒院士作报告

优秀校友吴建国回母校作报告

农学院任兰天博士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农学院舒英杰博士在全国种子学术研讨会上作报告

优秀校友王宏林回母校作报告

农学院毕亚玲博士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2)专业技能实践

围绕学生所学开展“金禾工程”综合素质提升活动,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外与课内相促进的良好效果,大大促进了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创新技能的提升。






(3)创新创业能力








(4)团学社团活动

耄耋校友与青年学生话信仰

大学生创新创业观摩营

班级红歌赛

校友就业报告会

排球赛

插花作品


送毕业生文艺晚会

7.丰硕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农学院主持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项目、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等省级课题40余项,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80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25部。

先后培育农作物新品种26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五、就业前景

用人单位对农学院毕业生质量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7%以上,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农学院连续多年被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农学院的毕业生可到机场、港口等海关部门等从事农产品卫生安全检测、生物安全及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外来生物入侵防控、有害生物检验检与防治等检验检疫工作;

毕业生可到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农业行政部门(农委、植保站等)事业单位从事农作物品种繁育、园艺花卉选育、农药化肥种子研发、园艺设施农业开发设计等科学研究、技术指导推广、农药残留安全与检验等工作;

毕业生可到现代农业(园艺花卉)园区,种业、农药、园艺花卉、生物化工等农业企业,从事科研、生产、技术指导与推广、市场拓建等工作,毕业生还可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提前批次录取专业-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安徽科技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安徽省第一个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于2004年招收本科生,2012年招收种业领域硕士研究生,现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率先在国内开设“隆平种子班”“皖垦种子班”等企业冠名班。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级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种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种业科学系前身)为省级示范基础教学组织。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位20人,教育部新世纪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人、学科拔尖人才1人、技术领军人才1人、学科带头人3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4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教学名师3人、教坛新秀2人。

本专业建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5个,安徽省第“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主要依托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安徽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院、安徽省饲草育种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甜叶菊品种繁育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玉米种质资源库、安徽省饲草种质资源库等科研平台开展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及辣椒、饲草、杂草种子的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利用、种子质量、种子活力及种子劣变等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本专业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新农科建设指导思想,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应用型创新创业种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50%以上的毕业生被拜耳、先正达、隆平高科等国内外知名种子企业录用。近3年考研率为50%以上,一半左右被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