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班级:
为进一步加强主题班会的规范化建设,落实常态化机制,根据《关于加强学生主题班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学工字〔2015〕7号)精神和学校相关要求,现将做好本学期主题班会工作通知如下。
一、班会对象 全体本科生
二、教育主题 根据学期工作重点和学生实际,本学期主题班会重点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风考风教育、学业规划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素养教育、诚信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法治教育、网络素养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主题组织班会。
三、教育内容及时间安排 以自然班级或平行班级为单位,每班3次,其中一次为共选主题,一次为必选主题,另一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主题。每个主题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从内容设计、实施步骤、形式载体、环境设计等方面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保证主题班会科学、规范和有效开展。
(一)共选主题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党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大安排部署。这次会议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学习,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准确把握会议精神的工作重点,认真执行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基本要求。
(二)必选主题
1、大一必选主题:学业规划教育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时间和目标观念,引导学生树立阶段性目标,做好大学四年整体学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学生重新定位自身的价值,树立明确的学业和职业发展目标,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增强竞争力,为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顽强奋斗。
2、大二必选主题:行为规范教育 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学生守则、文明公约、道德规范等内容的解读,结合学生违纪违规处理案例,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教育,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自觉抵制不文明的言行,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
3、大三必选主题:学风考风教育 以优良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学习目标、动机、态度、方法等教育引导为着力点,并结合校纪校规和行为规范管理相关要求,加强警示教育,端正思想认识,强化学生自重自律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个人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大四必选主题:社会责任感教育 以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为切入点,做好学生就业创业的价值引领,增强学生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的担当态度,引导学生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对接国家、地方区域人才需求,倡导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选调生、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基层就业项目。
(三)自选主题(任选其一)
1、安全法治教育 结合春夏季学生安全教育特点,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防溺水安全等角度强化教育,着重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法治教育。
2、诚信感恩教育 结合社会上的一些诚信缺失现象,着力加强学生考试诚信、课堂诚信、学术诚信、还款诚信、就业诚信、网络诚信等教育,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等方面的教育,培植学生的感恩情感。
3、生命教育 着眼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我,充分认识每一个生命的不可替代性,认识到幸福生活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结合存在的问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历程中的顺畅与坎坷,学会应对挫折和困难,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
4、环境适应及人际交往教育 结合同学相处、室友关系、恋爱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对学生的自我认识、情绪调节、意志品质、人际交往和沟通以及群体协作技能等进行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5、文明素养教育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诠释文明内涵和意义,教育引导学生从点滴入手、从细处着眼,积极参与美丽校园行动、课堂师生互礼、文明寝室创建、自主收拾餐盘、网络文明志愿行动等,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6、就业创业教育 根据学生所处不同发展阶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特长、兴趣和就职形势,端正择业就业观念,确立职业志向,掌握就业择业创业的能力与技巧。
7、网络素养教育 结合大学生用网习惯及问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增强学生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甄别、抵制、批判能力,教育引导学生科学、文明、健康、守法上网,引导学生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
四、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
各班级要按照要求,科学规划,精心策划,规范实施,大力提升主题班会质量。
(二)精心策划
主题班会要以学生为中心,从班会主题、内容设计、实施步骤、形式载体、环境设计等方面制定主题班会实施方案;班会主题和内容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倾向和学生个体实际需求;主题班会的形式应突破“你听我讲”的传统模式,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可将辩论、演讲、讨论、表演、模拟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主题班会,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促进学生思想的交流与交锋,促进学生道德知识的内化、道德情感的生成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三)认真实施
在班会程序上要环节清楚、层次清晰、联系紧凑、逐步深入;在环境设计上要凸显主题,与班会内容有机融合,营造良好氛围;在班会准备上应从理论提炼、素材收集、物品准备、场景布置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使班会的准备过程成为学生受教育、受锻炼和发展能力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班委会应创设合适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主题班会的群体教育作用;在班级归纳和总结方面,辅导员要根据会上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提炼和总结,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各班级要认真收集、整理各班级开展主题班会图文资料,及时宣传报道、总结推广班级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并及时向所在学院党总支报送《安徽科技学院主题班会活动登记表》(见附件)。
安徽科技学院主题班会活动登记表.doc
2017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