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耿世本,男,共青团员,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8级学生,曾任班级班长、校菁英主持社团支书、校团委委员等。曾获凤阳县融媒体主持人大赛三等奖、菁英杯主持人大赛三等奖、人文学院运动会跳远一等奖、跳高一等奖、人文之星主持人大赛三等奖、人文学院寝室风采大赛优秀奖等;曾获“社团活动积极分子”、院级“优秀学生干部”、人文学院“优秀主持人”、人文学院寝室风采大赛“优秀解说员”、人文学院广播操比赛“优秀工作人员”等荣誉称号,曾主持安徽省齐源杯茶文化创新大赛、安徽省凤宝杯食品创新大赛、安徽科技学院与小岗村共庆新中国70华诞文艺演出、安徽科技学院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演出。参演凤阳桃花节文艺演出,目前担任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传习基地解说员,接待省内外各领导来宾及台湾同胞。

人物事迹: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他用他参与文体活动的经历很好地诠释这句话。从最初的兴趣变成他引以为傲的才华,他就是荣获本周“文体之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18级学生耿世本。
作为一名颜值与嗓音并存的“美男子”,耿世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校园里各大活动的舞台上。登上舞台,面对观众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信心,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而耿世本认为,只要有想要达成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路上就不要在乎损失和困难,只顾勇往直前;他没有特意去尝试任何提升自信心的方法,大部分时候是硬着头皮上,“是自己选择的路,即使颠沛流离我也要走下去。”他笑着如实说到。
在大学生活中,他也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文体活动两者之间的关系。谈到这个话题,耿世本认真地说:“不能说每次都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去课堂学习,但是由于活动所耽误的课程一定会去补上。”在他看来,学习知识不一定全部都在课堂上,有些活动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也十分宝贵。例如安徽科技学院与小岗村共庆新中国70华诞文艺演出,第一次参加这么宏大的演出,对耿世本来说就非常具有纪念意义。他也与我们分享了自己最难忘的一次主持经历:由于自己的失误,在19级龙湖校区迎新晚会上当着几千人的面把“宿舍”说成了“素色”,不过他很快就反应到自己的口误,并用幽默的方式将场面圆了回来。在主持过程中,耿世本树立了更加强大的自信心,学会待人接物的能力,也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一次次主持中,他一步步地从生涩走向成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耿世本认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需要个人独特的主持风格,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积淀、宠辱不惊的心态,还需要具备足够的亲和力、应变、思辨等能力。他同样乐于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热爱主持的学弟学妹们,期望大家都能离心中最理想的状态更近一步。
目前由于疫情原因至今无法返校,耿世本在家也不完全让自己放松下来。除了平时要按部就班的上网课学习以外,他还会继续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主持人最需要具备的就是气息,“日常的气息锻炼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量。”他答道。所以他在家往往会选择练笛子去锻炼自己的气息。除此以外,耿世本还会经常辅导自己的妹妹做功课,帮助家人做家务等,以此减轻他们的负担。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约束,意识成熟,这是枝繁叶茂的根基,更是取得成就的关键。
在无数次活动中,他收获的是能力,是责任,是脚踏实地,更是成长与成熟。“星光不负赶路人。”我们相信,在追逐梦想道路上的耿世本会坚定自己的内心,更加优秀。(特约通信员:焦雪松 审核:杜士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