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校城环学院邀请,南京农业大学高夕全教授于3月3日下午2点半在城环学院会议室,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植物-病原菌交叉对话与植物先天性免疫机制》学术报告。来自全校近40名师生聆听了报告,会议由城环学院院长汪建飞主持。
高夕全教授的报告是从植物先天性免疫进展、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和单细胞转染系统的建立及其在棉花-真菌互作研究中的应用、玉米-真菌交叉对话研究三个方面展开的。他详细介绍了植物效应因子激发的免疫反应,无毒蛋白-抗性蛋白下游信号途径,效应因子激活拟南芥CDPK家族中的Group I成员,效应因子激活的防卫基因WRKY46的启动子区域分析,正向功能基因组学筛选候选WRKY转录因子,CDPK1/2/5/6 共同控制无毒基因引起的超敏反应,利用棉花原生质系统进行蛋白亚细胞定位和报告基因表达,原生质系统用于研究棉花抗病信号转导,VIGS体系在不同背景的棉花品种的高效表现,VIGS体系用于棉花抗黄萎病的抗性基因研究,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和原生质体转染系统等等。
最后,他将这些工作总结为效应因子激发的免疫反应(ETI)在作物抗病育种中,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在作物中转入效应子基因和相应的抗病基因,从而激发作物的超敏反应,触发更为强烈的ETI抗病反应,达到抑制病原菌侵入和扩展的目的;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和原生质体转染系统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利手段,为快速鉴定基因功能和解析抗病信号途径提供帮助;在植物-病原菌交叉对话中,不同的病原菌利用不同的机制“劫持”植物信号来达到致病的目的,另一方面,植物可以利用共进化形成的新机制,如诱导获得性抗性来抵抗病原菌。
报告代表了作物的抗病机理和分子育种最前沿理论研究成果,给我校师生奉献了一场饕餮学术盛宴。与会老师与高夕全教授就其中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场研究生也向高教授请教了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