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与环境学院学生党支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如何发挥109名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丰富创先争优活动内容,城建与环境学院学生党支部根据《安徽科技学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和《安徽科技学院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安排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组建时间不长的新情况,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确立了“树理想,展风采,做奉献”为主题、找准了“以狠抓学风建设”为抓手的活动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初步效果,使创先争优活动呈现出好的形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一是大力开展学生党员寝室示范活动,以寝室为单位抓良好学习氛围和生活习惯养成。2010年11月学院印发《城建与环境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以寝室为单位,努力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生活习惯,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尤其要发挥学生党员在其中的作用。为此,学院在学生党员寝室设立学风建设宿舍示范活动,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如2007级环境科学专业S楼301徐娜、徐克琴、黄璐、杨露露、李健姣、段晶晶等六位同学(其中四位党员,两位为入党积极分子),全部通过英语四级,其中四位党员通过英语六级;2007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彭晓静、陈艳、陈晓晴、刘盼盼、董艳、卢必慧等六位同学(其中五位党员),生活上相互帮助,学习上相互鼓励,寝室学风浓郁,两位同学在2011年的考研中考出高分,其中卢必慧更是考出了403的高分。西区2号楼327由08级城市规划专业殷旭梅、汪春秀、许琳玲、姚阳等四位同学和10级两位新同学组成的混合寝室,四位大三的有两位同学加入了党组织,另外两位已列为入党积极分子,都是主要学生干部,全部通过英语四级,多次获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为学妹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受学姐的影响,两位新同学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员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争做表率,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影响辐射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践行了创先争优,真正实现“全体党员做表率、学院建设得推进、创先争优出实效”这一目的。
二是组建学生党员学风督察团,深入课堂听课,参与课堂管理,反馈教学结果。学院于3月18日召开全体学生党员大会,印发《关于成立城建与环境学院学生党员学风督查团的通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仕勇到会强调,要求学生党员通过现场督察、重点督察、不定期抽查等形式进课堂听课、访谈班级同学,掌握班级学风真实的情况,对学风表现不好的班级,实行重点督察,协助学院督促班级限期整改。学风较好班级给予通报表扬,学风较差的班级取消集体评优资格,并减少上党校、推优入党考察、优团优干等评比名额推荐比例。
三是在重大竞赛活动中体现学生党员实践和创新能力。学院以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通过引导和资助学生参加学术科技活动,如大学生创新课题、产学研合作等,培养学生的学术科技能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氛围。在其活动中,如学生党员刘宁、张鹏等十几名同学参加全国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活动,得到组委会的充分肯定;参加教师规划设计项目共有20多项,如小岗村整体规划、学校西校区规划、蚌埠黑虎山风景区整体规划等。方加委,段晶晶、杨传安三位党员为主体的创业大赛团队,在2010年由蚌埠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金理事会、蚌埠市科技局、共青团蚌埠市委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得第一名。
四是学生党员以身作则,佩戴党徽,亮明身份,树立自身形象,自觉接受同学监督。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学院要求学生党员佩戴党徽、挂牌上岗活动。全体学生党员在佩戴党徽的同时,在开展各类学风活动中佩戴有学院统一定制的共产党员胸牌,如在新生学习经验交流会、听学术报告等活动中体现党员的风采,增加荣誉感和自我约束力。
一年来,学院学风明显改善,学风氛围进一步浓郁,党员示范作用进一步凸显,学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院2009级英语四级平均一次通过率近40%、计算机二级平均一次通过率超过95%;2008级英语目前四级通过率达到60%,六级通过率达到15%,计算机二级通过率超过96%,其中环境科学082班目前班级四级通过率达到86.2%,六级通过率达到24.1%,多数班级计算机二级通过率达到100%;2007级考研目前280分以上43人,占毕业生人数的23%;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学院“零挂科”班级8个,占全院班级比例为20%:重修率低于10%班级数22个,占全院班级比例为55%。
新的一年,学院将继续立足“学风建设”主阵地,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抓手,在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中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贯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思想,在学院和班级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习环境和“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力争学院各项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