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要求,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教党﹝2016﹞4号)和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见》(皖教工委〔2013〕9号)等文件精神,弘扬雷锋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强化我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经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部、团委联合开展“雷锋精神伴我行”大学生“讲演”比赛。
一、组织领导
“讲演”比赛设立组织委员会
主 任:王有炜
副主任: 卫 胜、施培智
成 员:王维美、王茂林、尹鹏鹏、钱锐、蒋传好、阚乃虎
二、主题与形式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提升爱国情怀”,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升华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理性情感,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我们举办此次讲演比赛。
1、本次“讲演”比赛设立的总主题是“雷锋精神伴我行,党的光辉照我心”。以本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生为参赛对象,大赛总主题只限定大范围,允许同学们根据大赛主题自由选择“讲演”题目和形式(可以结合我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设计)参加比赛。
2、参赛选手除有书面讲演稿或朗诵稿外,还鼓励制作多样背景,配用多媒体展示。
3、任课教师根据参赛团队的数量合理安排预赛和复赛时间,每位任课教师推选1-5个团队参加决赛。
三、程序安排
大赛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以本班各寝室为单位分别组建一个团队,每个团队4-6人。如果寝室人数低于4人,由班长协调组队,与本班另外人数较少的寝室联合组建团队。
比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1、预赛阶段:由各班授课老师指导班委会组织进行,时间为第5-6教学周周末(3月26-27日或4月2-3日)。
(1)比赛采取演讲方式的团队可选择1名学生上台讲演,其他团队成员配合背景;采取朗诵方式的团队朗诵人数不限,可以是1+N人同时讲演;
(2)时间要求:5-6分钟;
(3)参赛讲演稿、朗诵稿和背景资料由参赛学生自备;
(4)根据择优的原则,每个自然班遴选2个团队参加复赛。
2、复赛阶段:各任课老师在所授课头的班级进行复赛,时间为第7教学周周末(4月9-10日)。
(1)比赛采取演讲方式的团队可选择1名学生上台讲演,其他团队成员配合背景;采取朗诵方式的团队朗诵人数不限,可以是1+N人同时讲演;
(2)时间要求:5-6分钟;
(3)参赛的讲演稿、朗诵稿和背景资料由参赛学生自备;
(4)根据择优的原则,各任课老师从每个授课头中遴选一个优秀团队参加决赛。
各参加决赛团队需上交2份参赛材料:(1)讲演稿或朗诵稿(电子版);(2)《本团队参赛总结》(电子版),内容包括:参赛成员及其任务分工、主题的构思、意义(小组负责人撰写,电子版)。各任课教师在4月18日前收集并汇总参赛材料交给马克思主义学院。
3、决赛阶段:参加决赛的团队提供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决赛阶段的要求与初赛、复赛相同,决赛时间拟在第11-12教学周(5月2日—5月15日)进行,具体时间地点等事宜另行通知。
四、评分标准
内容选择占50%,讲演效果占30%,背景制作占10%,整体印象占10%。
五、奖项设置
决赛设立团队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六、奖励措施
1、学校颁发获奖证书;
2、学校组织荣获决赛一、二等奖的团队成员到雷锋纪念馆实地参观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宣传部 团委
2016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