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各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弘扬科学精神,参与科学传播实践,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呼吁全社会关心关注、帮助支持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进而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省科协、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主办第七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参加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科技传播与创新创业
二、参赛对象
在校全日制大学生、研究生
三、参赛程序及内容
(一)报名
各学院于2016年9月20日前,提交第七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报名信息表(见附件1)及作品(具体参赛作品要求见附件2)至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二)学校评审及作品推荐
学校于2016年9月30日前组织项目评审,推荐25个项目参加省级赛,并统一提交作品至大赛官网。
四、表彰奖励
(一)省级奖励
1.优秀科普作品奖
(1)特等奖1名,奖金50000元,颁发获奖证书;
(2)一等奖10名,奖金各10000元,颁发获奖证书;
(3)二等奖20名,奖金各5000元,颁发获奖证书;
(4)三等奖100名,奖金各2000元,颁发获奖证书;
(5)优秀奖200名,颁发获奖证书。
如上一等级奖出现空缺,则其对应的奖金进入下一等级奖,并相应增加下一等级奖的名额,最多进入到三等奖为止。
2.优胜奖
为在大赛获奖率排名前3位的高校设立优胜奖,奖金各5000元,颁发奖牌。
3.优秀组织奖
为在学生参赛率排名前10位的高校设立优秀组织奖,奖金各3500元,颁发奖牌。
4.其他奖励与支持
(1)获奖通知(含获奖单位和个人名单)由省科协、省教育厅、团省委三家主办单位联合印发;获奖证书落款为“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办公室”(由省科协代章);奖牌落款单位为省科协、省教育厅、团省委。
(2)特等奖、一等奖作品的辅导老师,在职称评聘、岗位聘任、评先评优时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评条件优先申报。
(3)所有通过学校评审推荐参赛的作品,可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计入作者档案。
(4)二等奖及以上作品,符合成果转化条件的将由大赛承办单位择优扶持帮助作者申请专利,并进行“双创”辅导。
(5)所有获奖作品的团队成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就近推荐至所在高校附近的中学,聘为中学生科普创意创新辅导员。
(二)校级奖励
为了鼓励和支持师生积极参加本次大赛,学校对积极组织科普大赛的学院和指导教师或团队进行奖励。
1.优秀组织奖
学校将对在大赛宣传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提交作品数量和获奖情况综合排名前三位的学院,颁发大赛优秀组织奖奖牌和奖金各1000元、800元、500元。
2.优秀指导教师奖及学生奖励
参照《关于印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评选办法等三项规章制度的通知》(校创〔2016〕56号)、《安徽科技学院关于印发< 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校学〔2016〕4号)执行。
五、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大赛领导组,负责我校学生参赛的组织领导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大赛各项具体工作。
大赛领导组成员:
组 长:郭亮
成 员: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团委负责人、各学院党政负责人
领导组办公室组成人员:
主 任:杨仕勇
成 员:各学院党政负责人
各学院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学生参赛。
六、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举办“双百”大赛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站在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双百”大赛的重要意义,做好动员和宣传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狠抓落实。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发动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组织参赛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赛,激励教师认真指导学生选题,按时提交参赛作品,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三)加强指导,提高质量。相关部门要将大赛作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齐抓共管,共促学生发展。各学院要做好大赛组织、协调、服务工作,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园孵化项目、学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与大赛项目之间的转化,提高参赛作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
七、联系方式
张洁 15155061079
附件:附件1-2
安徽科技学院
2016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