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之六:寻访凤阳花鼓之韵,探索非遗破圈之路

    2025年07月14日 10:50 宋婉婉 点击:[]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中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7月6日至7月10日,在财经学院团委指导下,暑期“三下乡”中华文化传承团的6名成员走进安徽省凤阳县,围绕“新媒体时代下凤阳花鼓的传播困境与破圈途径”这一主题展开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深入挖掘凤阳花鼓在当下传播中的现状与问题,探索非遗文化创新发展路径。

    实践团队先后走访了凤阳县新老文化馆、花鼓大剧院以及小岗村等地。在凤阳县文化馆,团队成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工作人员交流,详细了解了凤阳花鼓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及在当地的传承发展脉络。古老的花鼓道具、珍贵的历史照片,都无声诉说着凤阳花鼓曾经的辉煌,也让团队成员对此次调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全面了解凤阳花鼓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现状,团队成员在凤阳街头、小岗村等地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与随机采访。从精神矍铄的老人到天真烂漫的孩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都成为了调研对象。老人们回忆起儿时听到凤阳花鼓的热闹场景,言语间满是怀念;孩子们则对新媒体平台上新奇的文化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通过交流,团队发现,尽管凤阳花鼓在当地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在年轻群体和外地人群中的认知度较低。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而凤阳花鼓的传播形式相对传统,难以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大众关注。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当下凤阳花鼓在新媒体传播中存在内容创新性不足、传播渠道单一、缺乏专业运营团队等问题。针对这些困境,团队成员集思广益,积极思考破圈途径,提出可以借助短视频、直播等热门新媒体平台,创作更多符合当下受众喜好的凤阳花鼓相关内容,如将花鼓表演与现代音乐、舞蹈元素融合,制作有趣、有创意的短视频;同时,培养专业的新媒体运营人才,建立凤阳花鼓官方账号,加强与粉丝的互动,提升凤阳花鼓的网络影响力。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不仅让“三下乡”中华文化传承团的成员们对凤阳花鼓这一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他们认识到新媒体时代下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整理调研成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凤阳花鼓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助力中华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特约通讯员:朱中军 摄影:宋婉婉 审核:耿广汉 杜小明)

    下一条:财经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之五:青春暖夕阳 行动践初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