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书写征程
“作为一名大学生,生命之光要在赛道上闪烁。”秋高气爽,从赛道上走来的动物科学学院动植物检疫202班的曹震告诉笔者,这句话是他的座右铭。曹震在本次校运动会男子五项全能中取得100米、铅球、跳远均第一名,跳高第二名,1500米第四名的好成绩。在男子跳远项目中打破了校运动会记录,跳出了6.42米的成绩。除此之外,他曾多次在“安徽省大众跆拳道锦标赛”获得冠军。

对于曹震而言,训练就如同喝水、吃饭一样,早已融入骨髓、成为本能。1500米对他来说是弱项,为了练好长跑,曹震多次向田径队老师请教,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潜能。“成功是努力的结晶,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在曹震看来,刻苦的训练不仅仅是为了荣誉,更是为了练就钢铁的意志和铁的臂膀,征服“赛场”。他至今清晰的记得,寒冬的风有多凛冽,夏日的天有多炎热,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夏练三九,冬练三伏。严苛的自我要求,换来的是领奖台上的欢呼与喝彩。
赛前那是一段极富挑战日子,要兼顾训练和学业,曹震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对于我而言,平衡专业课与训练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相比其他同学我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去训练,每天早上六点半到七点半,下午四点到六点半都会完成训练,我会在课余时间和中午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虽然课程很多,但是我会尽可能多学,学习是贯穿一生的。”曹震告诉笔者,时间对他来说也许永远不够,这就要求自己尽量去平衡,该学习时就认真学习,该训练时就认真训练。
本届运动会动物科学学院取得了284分的总积分,曹震个人取得了36分,他表示自己会代表学校参加省赛,在更高水平的赛场上继续努力。他坚信:向上攀爬的路,比站在顶峰更让人热血澎湃。(学生记者:王然)
用速度与耐力谱写青春华章
“砰”!发令枪声响起,跑道上一抹白色的身影似离弦的箭飞奔而去,在观众的加油呐喊中不断加速,超越了一个又一个场上的运动员,一往无前奔向终点,最终来自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192的王雅婷,以1分9秒02的佳绩成功摘得女子400米的桂冠。

比赛虽然劳累,王雅婷的脸上却洋溢着笑容。她坦言,初赛时自己与第一名的成绩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让她感到了一定的压力。但王雅婷并没有慌张,她深知自己的优势,作为校田径队的一员,日常训练较多,高强度的训练使她有着优于常人的耐力和良好的心态,而她也正是凭着这点实现了在决赛的弯道超车,摘得了属于她的荣耀。
400米的跑道上踩满了王雅婷青春拼搏的脚印,她用速度与耐力谱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学生记者:曹艳艳 蔡子悦 徐雪梅)
千钧压顶破而后立
少年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挥洒的汗水是他们一次次突破自我的见证,青春的气息氤氲在少年的一举一动之间,蓬勃的力量蕴藏在棱线分明的肌肉线条里。来自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93的王鑫,一次次地助跑腾空,在每一次地跳跃中都不断超越自我,爆发潜力,完成逆袭,最终赢得了男子跳远比赛的冠军。

在得知自己赢得了本届运动会男子跳远冠军时,王鑫并没有表现出骄傲。与笔者谈及比赛时的心情,他坦然,站在跳远的赛场上,紧张和担心曾一度涌上心头。不同于其他参赛选手相对良好的一轮成绩,他的一轮成绩排名比较靠后。但王鑫并没有被其他选手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他展现了良好的抗压力能力和过硬的身体素质,逆风翻盘成就完美的最后一跳。
笔者了解到,这是王鑫大学四年的最后一次校赛,为了这次比赛,他做了充足的准备。早起训练,平衡排球与跳远训练的时间。“跳远最重要的是助跑,前两步找好节奏,在第三跳突破自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项目而非跳高,也是有着想要完成对自己的一个挑战。”他的成绩没有辜负他的努力,他用成功诠释了自己一直以来所推崇的奥林匹克竞赛精神。
每一次的破而后立都是厚积薄发下质的飞跃,奋斗是永无止境的。王鑫用自己的坚韧在金沙飞扬的赛场上画下了最明艳的色彩。(学生记者:李琪云 康皖豫 卢小敏)
奋力起跳跃出飞扬青春
女子跳高的赛场上赛事正酣。随着横杆高度的一次次调升,运动员们一个个调整角度,寻找最佳发力点飞跃横杆。来自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8级的学生张家庆在一段助跑后完美起跳,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落地迅速收脚、起身,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引得周围学生阵阵赞叹。最终,张家庆以1.26米的成绩夺得了女子跳高的桂冠。

张家庆虽是拥有着两次校运动会经验的“老将”,但这次夺冠却在她的意料之外。作为一名大四学生,繁忙的学业和备战考研给她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她的训练时间相对于往年减少了许多。这让她对跳高生疏了许多,站在赛场上心中更是藏着一丝怯意,但好在她及时调整心态,凭着过往不断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和一次次失败成功中总结的经验,在指导老师与同学们的鼓励与期待下,奋力一跳,夺得桂冠。
“专注、细致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跳高和学习一样,你要认真地思考步点、动作和节奏,才能轻而易举地越过高杆。”张家庆说。周围的一切几乎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张家庆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学生记者:方楠 陈新元 范采禾)
日积月累铸就“冠军梦”
1500米的赛道上荆棘载途,踏上跑道,是一种选择,向前奔赴,是一种勇气。展开矫健的羽翼,驰骋赛场,纵使场上风云万变,高手云集,那抹红色的身影也总能从无数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克服重重困难,力压群雄,最终在观众的呐喊助威中冲过终点。他就是来自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202的周永恒。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坚持。身为田径队的一员,集体训练之余,周永恒时常抽出课余时间跑步。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深知这点,在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中从不敢懈怠。虽然已是冠军,但周永恒对自己依旧保持着高标准、严要求,“后程还是会腿软,耐力还不够足。我还需更加努力,多多训练,更上一层楼。”周永恒说。他告诉笔者,他一直以来的努力都源于对跑步的热爱,在进入田径队之前经常连续一个月每天跑十公里,进入田径队更是如此,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跑步,整日与塑胶跑道为伴。在周永恒的眼里,跑步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还要努力”是周永恒夺冠之后最想说的话。虽然直白但是却能从中看出他对跑步信念的坚持。周永恒认为有规律、有节奏地跑步运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充实自己的生活。训练已经成为他的口头禅,想要变强就必须更加努力。事实就是如此,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只有脚踏实地不断训练,才能获得好的结果。周永恒的人生信条就是:不断挑战,完善自我,勇攀高峰。(学生记者:陈昊楠 杨雪 万梅)(特约通讯员:赵怡 摄影:曹艳艳 李琪云 范采禾 陈昊楠 审核:姚文均 编辑: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