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广德市荷花社区开展的“说好普通话,传承非遗美”主题实践活动,引发广泛社会反响,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个国家级媒体聚焦报道,生动展现了学校在语言推广、非遗传承与校地协同育人方面的积极作为。

7月6日至12日,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以趣味游戏、非遗体验为载体,将普通话推广与广德麦秆画传承深度融合。“词语接龙”“拼音蹲”等语言游戏让社区儿童在欢乐中规范发音。麦秆画制作环节则把“我爱中国”“好好学习”等字样融入非遗技艺,实现语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双向赋能。这一创新实践模式,既呼应广德市荷花社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需求,又彰显高校服务基层、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获得了媒体高度认可。
光明日报客户端以《安徽科技学院化材学院:非遗传承润童心》为题,聚焦活动对儿童语言素养提升与非遗文化启蒙的双重价值;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安徽科技学院:普通话推广进社区非遗传承润童心》,解读校地协同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中国青年报同步发声,详细记录活动流程与育人成效。多平台报道形成传播合力,网友纷纷点赞“让普通话成为传承纽带,让非遗扎根童心”。团队指导教师、辅导员宇春虎表示,媒体关注是鼓励更是动力,团队将持续深化“推普+非遗+社区”融合实践,打造校地协同育人品牌。
我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创新,引导更多学子以青春实践讲好文化传承故事,为服务乡村振兴注入高校青春动能。(特约通讯员:路润麟 摄影:桂忠庆 邓啸 审核:张炎 黄树桥 胡文靖 编辑: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