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学生联合会主办,安徽财经大学团委、安徽科技学院团委、滁州团市委、小岗村党委以及安徽小岗干部学院共同承办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传承小岗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在小岗村正式启动。人文学院学子作为活动专项内容小岗历史情景剧主要成员参与实践活动,发挥专业特长,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18日下午,在小岗村的当年农家内专项实践活动的师生们正在小岗经历一节特殊的情景思政课。摘下眼镜,戴上草帽,穿上对襟粗布褂,这是由校团委指导,人文学院18级、19级学生耿世本、汤佳慧编导,人文学院22级、23级学生王家喜、邰晓宇、金云龙等七名同学为主要演员,一同演绎着的《1978:十八个红手印》情景思政课。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一句句生动的历史台词再现,参演的人文学子与其他同学情绪饱满,情感充沛,催人泪下的剧情引发现场观众阵阵共鸣,博得领导嘉宾高度评价。

作为此次专项活动实践团成员兼情景剧主要演员的人文学院22级学生王家喜在演出后谈到:“今天,我就是小岗人,我站在当年历史课本中的地方饰演着历史中的他们,让我对这段红色故事有了更深的体悟,这带给我的不仅有震撼,更有反思,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我们既要深入思考改革精神、改革方向,更要敢闯敢试。”
据悉,《中国青年报》对情景剧做了特别纸媒报道。此次情景剧是青年学子自导自编自演,在思政课教师指导下将小岗精神与思政元素相结合,与艺术手段相结合,与青年思想特点相结合。课程选址在小岗村当年农家旧址,依托实景以《鼓落天涯》《我等你回来》《守不住的粮仓》三个行进式话剧为主线,展现按手印之前不同家庭的不同遭遇和心理变化,通过沉浸式交互体验,再现了当年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按下红手印的真实情景,在历史回廊身临其境的感受当年贴着身家性命让中国大地响起改革的惊雷。
(特约通讯员:王明浩 摄影:张成伟 董永利 审核: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