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田野:以法律为准绳培育法治人才,用专业做阶梯助力学生成长
【日期:2025年09月10日】 【单位:党委宣传部】 【作者:人事处 党委宣传部】

田野,女,1984年2月生,辽宁人,人文学院讲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辽宁辽阳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


扎根教育 敬业乐群

担任《中国法制史》《法律逻辑学》《知识产权法》《法律职业伦理》《逻辑学》《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所有课程均实行过程性考核,其中五门课实行智慧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国法制史》《法律逻辑学》实行戏剧教学翻转课堂并立项多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积极落实课程思政,紧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书育人,教学效果良好,获得学生、领导、同行和督导老师的认可,连续八年教学质量评价均为优秀,获评年度考核优秀两次,教学优秀奖一次,优秀共产党员一次。

2016年起面向本院学生发起创办“中国法文化读书会”,进行线下及线上共读至今已有九年。从最初的每周一次线下共读、学生十余人,发展至今每周线上线下读书约十二次,参与的在校学生数百名。寒暑假也坚持每天线上读书从未中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坚持举行每日线上晨读夜读活动、课外读书打卡活动、每日自律打卡活动、英语读书会、英语校园晨读、西方哲学读书会等多种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学习活动,提高人文学院的书香氛围,培养出很多具备勤勉向学的精神气质和扎实的科研工作能力的优秀学子,读书会成员考研率、法考通过率、高质量就业率较高。2017-2022年担任法学16级、18级班主任,为每位同学建立个人台账,以春风化雨渗透人文关怀,依据学生特点不遗余力悉心教导,育人成效显著。

立足本职工作之余,田野还积极投身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申报并成功开设全校公共选修课《乐理与视唱》美育教育课程;2017年创立大学生口琴协会,2022年起指导大学生器乐协会,创建安科大学生口琴乐团、轻音乐团、弦乐团,八年来坚持免费为学生教学乐器,器乐协会和人文学院合作发起首届和第二届安科器乐大赛,指导学生参加校内院内多场演出,组织并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口琴比赛。2018年以来指导器乐协会学生参加全国口琴比赛荣获亚军一项、季军一项、金奖十余项,提高了安科校园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勇于担当 勤学笃行

认真提高科研教研水平,严守学术规范。出版学术专著二部,发表论文五篇,获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三等奖、蚌埠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二项,结题省级教研课题三项,主持校级教研科研课题三项。积极投入教学质量提升,主持教学团队积极参与教学竞赛,获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省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三等奖,获校级以上教学比赛奖励计七项,取得一类教学效果一次。积极参加工会活动,获得全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女职工诵读大赛第三名、安科首届迷你马拉松比赛教工组第三名等。


锐意改革 开拓创新

坚持实行戏剧教学翻转课堂,在《中国法制史》《法律逻辑学》等课程中,坚持和推广戏剧教学法,投入大量的课时外的精力,指导学生以历史剧、微电影形式将课堂搬上舞台和荧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目前已在全校公演历史剧八场:《法史惊梦》(2017)、《法溯元明》(2018)、《万历十五年》(2019)、《戊戌变法》(2020)、《大宋权法案》(2021)、《破局》(2023)、《御法长歌》(2024)、《法韵华章》(2025)。指导学生拍摄法律逻辑学微电影60余部,取得良好的反响。《法律逻辑学》结题省级教学示范课、省级线上教学优秀课堂,《中国法制史》戏剧教学结题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该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专业课学习效果,提高了学校法学专业的知名度,推广实施意义明显。(审核:胡文靖 编辑:李锦)

【浏览:

关闭

  • 微博
  • 微信
  • 媒体
  • 视频

皖公网安备 34112602000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