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少年亲近自然、探索动物在冬季的生存奥秘,11月12日,动物科学学院“牧医春晖”支教团走进蚌埠工农小学,围绕“冬季动物的行为和情绪”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科普课堂。

课堂上,团队成员,动物医学232班胡朝武同学依托扎实的专业知识,生动讲述了陆地、极地、海洋三类环境中动物的过冬趣事。从松鼠储粮的“冬日备战计划”,到北极熊蜷身保暖的节能妙招,再到海豚群聚御寒的协作智慧,支教老师通过丰富的案例、趣味图片与生动讲解,系统解析了动物在冬季的迁徙、冬眠、换毛等行为,以及饥饿、警惕、愉悦等情绪背后的生理机制。“为什么蛇冬眠不会冻僵?”“企鹅挤在一起能抵抗多低的温度?”同学们踊跃提问,充满好奇。回答正确的小朋友还获得了支教团特别制作的动物主题卡片,现场气氛活跃,互动热烈。
在知识问答环节,胡朝武巧妙融入动物保护常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向同学们介绍了“不随意投喂野生鸟类”“不打扰冬眠动物”等正确的保护行为,并重点讲解了与动物接触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引导大家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树立保护意识、掌握自护方法。“原来不能随便打扰冬眠的刺猬,否则会消耗它们的能量!”“海豹的脂肪层不仅能御寒,还能储存能量!”同学们表示,通过活动对冬季动物的生理机制与自我保护方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本次科普活动以通俗的语言、活泼的形式,为工农小学的学生们开启了一扇探索自然的新窗口,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也激发了大家对动物保护与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据悉,动物科学学院将持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聚焦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校园中生根发芽。(特约通讯员:李焱 摄影:兰霜 李湘怡 陈子璇 审核:汤帅 甘宗平 编辑:李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