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接受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专家组进校考查
【日期:2025年09月25日】 【单位:人文学院】 【作者:方明旺】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部署和安徽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方案(试行)》,9月21日至24日,由江苏师范大学钱进教授任组长、东北师范大学宋祥教授任副组长,河北北方学院任亮教授、安徽职业技术大学张世军教授、北华大学唐海龙教授为组员,江苏理工学院葛宏伟为秘书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一行6人,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级认证进行现场考查。

22日上午,专家组见面会在明德楼718会议室举行。专家组全体成员,安徽省教育评估中心负责人,学校党委书记时伟、院长李升和、副院长赵伟峰,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人文学院党政负责人、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分别由赵伟峰和钱进主持。

会上,安徽省教育评估中心负责人宣读认证工作有关文件,介绍专家组成员并说明专业认证进校考查工作要求。

时伟代表学校对专家组莅临我校开展认证工作表示欢迎和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师范类专业建设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情况,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专业认证工作,始终致力于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并强调学校将以此次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切实运用好此次专业认证成果,持续改进,进一步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提高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钱进代表专家组对进校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做了简要说明,并表示专家组将严格遵照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本着求真务实、客观公正的态度,高质量完成现场考查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苏兆龙就自评报告作了补充汇报。专家组围绕考查重点进行询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专家组的提问进行了解答。

见面会后,专家组集体考查了虚拟仿真实验室、“三字一话”实验室、微课录播室、明文化主题展区、学校体育馆等场所,并依据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标准,围绕8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聚焦师范类专业认证“主线”与“底线”的要求,通过深度访谈、座谈交流、考查走访、听课看课、查阅材料等多种方式,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考查。

24日上午,专家组意见反馈会在明德楼718会议室举行。专家组全体成员,安徽省教育评估中心主要负责人,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升和,副院长赵伟峰,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人文学院党政领导和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钱进主持。

钱进代表专家组反馈进校考查总体意见。专家组对学校近年来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推进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并指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建设中形成的特色亮点,一是创新性开设大中小衔接系列课程,形成了一系列与中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二是以明文化为研究重点,将丰富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反哺教学,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三是实践教学理念先进、设施完备,信息化已深度融入实践教学,充分发挥了AI赋能教学功能;四是聘请30多位基础教育领域一线优秀教师,为学生做班级管理系列专题报告,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能力。会上,专家组成员围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及学生发展等方面,逐一反馈个人意见和改进建议。

李升和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和悉心指导表示感谢,并代表学校作表态发言。他指出,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直击问题症结,直面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发展中的痛点、堵点,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做好整改工作提出了目标导向和实践路径,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和有效性。他表示,学校将认真学习领会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校、院、专业三级整改责任机制,对照认证标准,聚焦问题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务实的作风,全力做好专业认证整改工作。他强调,学校将以此次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证为新起点,持续发挥认证的鞭策效应、示范效应、联动效应,对标专业认证标准,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李晓东代表人文学院作表态发言,表示全盘接受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立即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精准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认真实施,持续改进,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特约通讯员:方明旺 摄影:陈宝 审核:张严政 李晓东 胡文靖 编辑:陈晋)

【浏览:

关闭

  • 微博
  • 微信
  • 媒体
  • 视频

皖公网安备 34112602000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