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动物科学学院是安徽科技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成效显著、前景广阔的学院之一,历经七十余年栉风沐雨,现已发展为拥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61人、硕士研究生256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的优势农科学院。学院深耕农牧、润物无声,已培养学子逾万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96%以上,考研录取率40%以上,优秀创业校友典型不断涌现,社会美誉度和满意度日益提升。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53年,时为安徽凤阳农校畜牧兽医科。1965年开始本科教育,成立畜牧兽医系,1995年更名为动物科学系,2005年升格为动物科学学院。学院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学院部”、“优秀教学工作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被授予“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管理单位”,“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等荣誉称号,2024年动物医学系教师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12年开始农业硕士(畜牧领域)研究生教育,2021年获批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动物医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办学实力雄厚,现有2系1室1中心1教学动物医院,分别为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基础兽医学教研室;动物科学学院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教学动物医院。开设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动植物检疫3个本科专业,1个畜牧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和1个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其中,动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卓越农林计划建设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为国家特设新型战略产业专业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具有博士学位51人,占比98.08%),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高级实验师2人。拥有特聘教授1名,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和省级拔尖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人,副首席专家1人,岗位专家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8人。4个省级教学团队(动物生产学教学团队、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预防兽医学教学团队和兽医临床诊疗教学团队),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畜牧学教学能力提升名师工作室和基础兽医学名师工作室)。拥有5个省级科研团队(“绿色饲料添加剂和功能性畜禽产品研发安徽省115创新团队”、“畜禽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安徽省科研平台创新团队、牛羊产业研发安徽省“115”创新团队、草食家畜资源利用与健康科技创新团队和安徽省生猪健康养殖科技创新团队)。近5年,学院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60多项,厅级科研课题70项,各级各类教研教改项目100余项,在研科研、教研经费近4000万元。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3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60多个,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4项。撰写或参编教材和著作20多部,每年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篇以上(其中SCI、EI收录等一类期刊20余篇)。学院建有安徽省动物营养调控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家禽疫病防控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猪肉质量控制与提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地方鹅种基因库、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蒙城、利辛)、安徽省现代农业牛羊产业体系研发中心、安徽肉牛现代产业学院、省级SPF实验动物中心、兽医临床诊疗省级实习实训中心和附属教学动物医院等省部级和校级科研与实践实训平台,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面积超过5000平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

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先后与正大集团、温氏股份、中粮集团、大北农集团、中牧股份、上海源耀、大连三仪、新希望集团、牧原股份、通威集团、双胞胎集团、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等6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联合办学与共建关系。围绕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发力,产学研合作迈出新步伐。联合大北农集团成立校内首家产业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大北农学院”并正式运作。全国人大代表、农业农村部、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领导先后到访指导工作,优秀校友美国奥本大学王成明教授、布朗大学卢青教授、哈佛大学王红星教授、江南大学刘立明教授陆续来校讲学。与9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毕业生供不应求,需求和供应比高达30比1,就业层次高,待遇好,多为集团公司、央企国企、外企等国内外上市公司和知名龙头企业,分布在京津沪、长三角发达地区。近三年,近400名毕业生被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团学活动品牌多,文化育人效果好。学生代表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专项大赛、全国“牛羊精英赛”、“雄鹰杯”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安徽省生物标本制作大赛和中国(安徽)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等赛事中夺得佳绩。特色品牌“牧医文化节”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有序推进,连续多年获“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院学生奖助体系健全,实行以奖助学金为导向,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基本途径,社会资助为补充,奖、助、贷、勤、补、免等并举,全方位、多元化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资助项目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校内勤工助学、孤儿减免学费、残疾学生补助以及其他社会资助等,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全覆盖,给予最高档国家助学金补助,定期走访家庭困难学生并发放慰问金。针对品学兼优学生设立国家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以及其他社会奖学金等鼓励学生好学上进。全体学生享受农林类专业专项补贴。

学院办学前景广阔,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动物科学学院将主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加强党的建设,强化改革创新,深化内涵发展,为实现学校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做出积极贡献。(数据截至202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