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题报道:走进砀山,观察新中国70年社会变革缩影
【日期:2019年07月22日】 【单位:团委】 【作者:屈盈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大学生传媒中心“70年城乡新貌观察”专项调研团队一行15人赴砀山县,探寻新中国成立以来砀山城乡的变化。

7月16日中午,实践团队在龙湖校区集合。“我们是光荣的社会实践志愿者,秉承学校优良传统,发扬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遵守纪律,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展现风采……。”实践成员们掷地有声的宣言响彻龙湖校区。

梨都风情,念兹在兹

7月17日,砀山团县委书记何斐斐热情接待了实践团成员一行。实践团团长徐鹏程介绍此次实践将主要围绕砀山历史,感受砀山历史变迁,用新媒体镜头捕捉和记录砀山发展新成就。

砀山县融媒体中心主任许文响向实践团队一行介绍了融媒体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部门分工。许文响说“新时代砀山进入高速度发展阶段,尤其砀山梨是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之一,现主要以合作社的方式种植梨,希望大学生们能用崭新的视角,去发掘砀山资源,宣传砀山之美”。

实践团成员在融媒体中心学习了采访方式、编辑主要形式及方法。许文响带领大家回顾了部分砀山历史的视频和照片,其中精美绝伦的印花布民间工艺,曲调悠扬的四平调、琴书、唢呐等民间曲艺,热闹非凡的斗鸡、斗羊等民间竞技,矫健刚劲的拳术、器械等武术表演......无不洋溢着浓郁的砀山韵味、梨都风情。

良梨农耕行,乡村新变化

7月18日实践团队到达良梨镇,团委书记张坦带领团队来到了梨树王风景区。在这里团队成员们了解到,通过二维码可以知道每颗果树的信息,打造了一个数字果园。整个果园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虫害,实现了无农药果实。随后,团队参观了皖北农耕文化展览馆,馆内的图片墙、生活用品、交通方式的演变展现近些年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团队成员对青少年、医疗服务站医生、建筑工地工人等不同职业的村民进行问卷调研、采访。团队成员汪倩倩采访侯楼良梨村支部书记魏尊朋时,他这样说道:“良梨村迅速发展起来,依靠于国家政策的及时落实。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信息渠道的及时获取,加大了对外的交流。现在百姓生活非常幸福,基本全实现小康水平生活。”

当地知名商户孙建介绍说,现在生意经营越来越大,需要人手帮忙,他收的工人都是村里无工作者,希望带动大家一起致富。他表示现在不仅城市人穿名牌,农村人也可以了,这些改变离不开国家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桃梨满园,故道新韵

7月19日,团队与砀山县高寨村政府对接。高寨村团支部书记吴记锋介绍了高寨村基本情况:“2016年建档立卡130户,现剩余2户。2017年道路进行改造,水泥路修到家门口。现在计划脱贫处于冲刺阶段。”在吴记峰的带领下,团队来到黄河故道。黄河曾流经砀山,改道后留下来百里黄河故道,到处是沙土地和盐碱地,黄沙满地严重影响阻碍村民的生活。历届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黄河故道的开发利用及保护,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治理,如今故道两岸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走进村庄,实践团对当地前村民吴广耀进行了采访,他说:“种植梨树有效治理了洪涝灾害,两岸的沙丘荒地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分别成立了东西灌溉厂,十几个村子果树水源也得到了合理的保障。”他表示村镇发展很快,饮食情况与交通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不过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但政府及时处理问题。通过调查了解,现砀山高度重视环保,每星期都会对当地工厂进行检查,对污染工厂进行警告并要求其关闭。

7月20日,实践团队前往电商大厦和德高食品有限公司,考察砀山县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情况。

实践团成员赵篷举说:“通过现场的实地考察,以及对视频和旧照片的观察,可明显观察到这70年以来,砀山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砀山县的变化,使我们更深层次的感受到中国力量。”他激励实践团成员要有努力奋斗的上进心,争取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正己正身的当代青年,并鼓励大家扎实完成此次实践活动,制作优质宣传作品。

此次活动,通过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专项走访等形式,通过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等多个渠道,使成员了解到砀山人民衣食住行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国家方针政策的伟大,在切实感受祖国发展变化的生动实践中升华爱国情怀,勇担时代责任,贡献青春力量。(特约通讯员:张成孜 摄影:李涛、余翔)

【浏览:

关闭

  • 微博
  • 微信
  • 媒体
  • 视频

皖公网安备 34112602000142号